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楚辞之源《越人歌》,中国最早的译诗一直传唱至奥斯卡|沿着长江读诗词

长江云新闻  2024-11-04 10:35:29
分享到:

春秋晚期的楚歌中,最为充分体现出成熟的楚歌形态和风格的作品,当是以楚歌形式翻译的《越人歌》。

关于《越人歌》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西汉时期刘向编纂的《说苑·善说篇》记载,楚国王子子晳举行舟游盛会,“泛舟于新波之中”时,遇越人拥楫而歌,被其深婉的情调、和美的声韵迷醉,却又不懂越语而莫知其意,于是,让懂越语的随从用楚语译出,成为流传至今的这首著名的《越人歌》。子晳被这真诚的歌声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的身上。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一首流传两千五百多年的民间恋歌,分三层抒发歌者对王子的爱慕之心和眷念之情。它表达的情意是逐层深化的,层次之间又随着情感的奔涌起伏而显得陡起陡落、波动跳跃,因而移人情思、动人情怀。在语言结构上,它的句式全是随抒情叙事的需要而自由变化,显得长短相间、错落有致。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海燕:

说到《越人歌》,它是用楚语翻译出来的,翻译出来的文字比原文32字多出了22字,变成了54个字。而且,它在句式、结构、音韵和表现手法上都不同于之前的越语之作,较以前的原作,艺术性是大大地增强了。楚人翻译基本上是以楚语楚声,而且是以楚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对这首《越人歌》进行了重新创作。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与《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两句诗无论是在句式上还是情感上都如出一辙,它用那含蓄隽永的笔法,写出了歌者对王子暗自追慕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世的《越人歌》实际上是一首典型的楚歌。

经楚人译的《越人歌》是我国见于古籍的第一首翻译作品,抒情委婉深沉、风格自然清新、声韵轻悠柔曼、语言特色鲜明、艺术表现高超,与其后出现的楚辞十分接近,历代文人学士对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清末学者梁启超说它“译本之优美,殊不在‘风’‘骚’下。”现代楚辞专家游国恩在《楚辞的起源》中认为:“他的文学艺术的确可以代表一个楚辞进步很高的时期。”《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海燕:

《越人歌》中“兮”字的运用是十分灵活的,句中句末都有出现,它不只是用作单纯的语助词,还是虚词的代用字呢。我们还是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话为例,这个“兮”字既有增强语气、协和声调的作用,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很美的声乐感。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既有直抒胸臆的赋法,又有托物言志的比兴,这便使得这首楚歌具有深远的意境和丰厚的意蕴。

两千多年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词句中的情感。当代诗人席慕蓉也像楚国王子子皙一样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新诗《在黑暗的河流上——读〈越人歌〉之后》:

灯火灿烂 是怎样美丽的夜晚

你微笑前来缓缓指引我渡向彼岸

那满涨的潮汐

是我胸怀中满涨起来的爱意

怎样美丽而又慌乱的夜晚啊

请原谅我不得不用歌声

向俯视着我的星空轻轻呼唤

……

一阙《越人歌》从春秋穿越而来,原本的曲调已无从知晓。2006年,音乐家谭盾重新演绎了这首歌曲,创作了同名的《越人歌》,作为电影《夜宴》的主题曲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其中一个片段由演员周迅演唱,没有任何伴奏,完全依靠人声。这部电影入围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使这首经典之作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此外,《越人歌》另一个著名版本由作曲家刘青谱曲,成为声乐专业学习者必唱的曲目之一。

下期“沿着长江读诗词”——屈原楚辞,燃烧的爱国情怀,你读懂了吗。


出品人:梁延、洪燕、王秋、赵冕

学术指导:蔡靖泉、何海燕

编审:向秀、胡银芳

策划、采编:刘炜

诵读:侯琨、何广林

统筹:徐嵬毅、洪伯

音频制作:杜佳奕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