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门沙洋:“秸”尽所能 “废秸秆”变身“绿色饲料”

长江云新闻  2024-10-28 09:52:30
分享到:

近年来,荆门市沙洋县多措并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建立完善的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五化”利用全面发展。

在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镇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捆捆秸秆正通过自动履带机被送上货车,将作为牛羊饲料发往四川一家养殖场。公司每天销售的秸秆可以装满4辆这样的货车,日出货量100吨,由于公司收购的秸秆质量高、售价合理,远销甘肃、新疆等地,用作农作物覆盖、沙漠治沙以及矿山修复。

湖北翔骏再生物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星星:“我们公司差不多每年回收3万吨左右,一吨可以挣个几十块钱。”

除了将秸秆销往外省,沙洋县还依托本地种植业、畜牧业公司,让秸秆“内部消化”。汉江牛业是湖北省唯一的西门塔尔牛、华西牛核心育种场,年收储利用农作物秸秆近2万吨。沙洋县丰富的秸秆资源,已成为公司控制青、粗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抵御风险的重要资源。

荆门市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厂长向贵州:“一年的青贮量的话,八千到一万吨,青贮发酵的话,牛可以吃365天。”

在沙洋县沈集镇的这家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在秸秆打捆机前忙碌着。近年来,合作社通过回收高品质秸秆,开发出了草绳、草垫等产品,合作社还创新研发出秸秆作为酿酒辅料,目前与四川、贵州等多家知名酒厂达成长期合作,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居民就业。

荆门市沙洋县亚杰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国荣:“我们收秸秆需要人力,每年可以收一万多吨,给大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目前,沙洋县依托本地秸秆回收企业、农业合作社、养殖场等主体,采取“秸秆变肉”、秸秆辅助酿酒等手段,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27%。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李成汉 毕然 通讯员 蔡代明 朱秀晖 责任编辑 范莉 刘琴沁)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