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房县:“菌稻轮作”拓宽农民致富路

云上房县  2024-10-24 09:11:06
分享到:

10月22日,笔者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军店镇中村的地栽黑木耳生产基地里看到,工人们正在抓紧当前有利天气,将成熟的菌棒整齐排列在平整的稻田地里,繁忙的劳作场景成为冬日里别样的风景线。

眼下正是秋冬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房县充分利用土地“空闲期”,推广“菌稻”轮作模式,抢抓时节种植羊肚菌、地栽黑木耳,做到人田两不闲,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基地负责人杨火勤告诉笔者,眼前看到的这片菌棒稻田地,是由湖北菌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流转耕地70余亩,种植代料黑木耳60万袋。

食用菌产业是房县优势特色产业,房县针对农民种植完一季水稻后,土地基本闲置,造成大面积抛荒,与现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现实,结合本地气候、土壤等优势,根据水稻、代料黑木耳(羊肚菌)生长周期,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菌稻轮作”模式,实现“一田多用”、菌稻两收,大幅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农业增效,群众就业增收。

谈到稻田种植黑木耳的效益,杨火勤很兴奋地说:“我们实行‘菌包厂统一制作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户分户管理’模式,农户每袋管理时间仅6个月,每袋可产干耳1两、产值达3元以上,除去购买菌袋投入2元,每袋纯收入可达1元以上,农户一年可生产春秋两季,一季可管理4万至5万袋,年纯收入可达8万元至10万元。”

目前,房县推广“菌稻轮作”模式1.5万亩,实现改善土壤、一田多用、菌稻两收等多重效益,既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稳住了粮食安全“压舱石”。房县代料黑木耳全光栽培技术被省、市作为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全县已培育土城、中坝、军店、青峰、回龙、白鹤6个代料黑木耳重点乡镇,塘埂村、通省村、白鸡村、中坝村、黑獐村等10个重点村,代料黑木耳生产规模达到2000万袋,年实现鲜品总产量2000吨,成为全省代料黑木耳生产第一大县。

通讯员 刘林

一审:黎娟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责任编辑:邹亮)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