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类聚”的力量,雕塑家傅中望双展同开

长江云新闻  2024-10-18 17:23:38
分享到:

10月17日,雕塑家傅中望的“类聚——傅中望作品展”与“傅中望文献展(1974-2024)”两个展览分别在湖北美术馆和武汉合美术馆同期开幕。前者是傅中望在湖北美术馆的首次个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后者则是首次对傅中望跨越半个世纪文献的全面梳理与陈列。

展览吸引了众多艺术界人士和大量观众到场参观,许多人惊呼“烧脑,让人惊叹”“大开脑洞”“意外,过瘾”!

在湖北美术馆二楼4、5、6、7号展厅、负一楼特展厅内,“傅中望作品展”以装置艺术为主,艺术家以巧拨千斤,让钳子、改锥、鞋子等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物件以艺术的形式走进展厅,近40件(组)作品涵盖雕塑、互动装置、公共艺术、影像等多种形式,串联起傅中望的艺术创作历程。几乎每一件作品观众都可以参与互动,观众看到的不再是孤立的文献或作品,而是一个个相互关联、充满故事的整体空间。

贯穿合美术馆1、2、3展厅的文献展犹如一件大型装置作品,傅中望做过的木工、看过的书、订阅的期刊、抄写的笔记、用过的生活物件等等,以时间为线索,构成了一部承载着记忆和情感的、完整的生活档案,转化和融于傅中望的创作中,呈现出生活的温度,成为珍贵的文献和“类聚”的场域。这一展览既是“@武汉2024”重要项目,也是2024武汉双年展平行展之一,还是合美术馆成立十周年系列展览之一。

为什么以两馆联动、双展呼应的方式来呈现傅中望的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同改革开放一起历经了40多年的发展,而傅中望则是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实践先锋之一。展览学术主持、湖北美术馆副馆长胡莺表示,文献展作为对傅中望艺术的系统回顾和展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通过“文献展+作品展”的方式,建立起作品与文献、作品与作品之间的逻辑关联,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路径。

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介绍了展览的契机:2024年,傅中望将其代表作《榫卯结构·地门》《世纪末人文图景》《天柱》等捐赠给湖北美术馆,经申报,获评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从这个展览中可以看到傅中望的生活态度。”冀少峰说,“在40年的中国雕塑发展历程中,傅中望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了信手拈来的艺术。生态、环保和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这个展览最突出的特点。”

傅中望表示,“文献展是我五十年的生活历程和艺术创作,我把自己镶嵌在一个历史的空间和时间当中作了一个梳理。作品展是我这些年的‘榫卯结构’‘异质同构’‘楔子’‘引力雕塑’等等多少年的艺术创作,我觉得我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据悉,湖北美术馆的“傅中望作品展”展期至2024年10月27日,“傅中望文献展(1974-2024)”在合美术馆持续至2025年4月17日,两场展览均免费对观众开放。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炜 通讯员 夏梓 符坚)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