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冈 | 全面深化改革的黄冈实践⑧
“一县一园”补齐短板 “快递进村”货畅其流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然而黄冈的社会物流成本长期高于周边城市。从2023年起,黄冈全面推进一县一综合物流园、一村一网点建设。如今,随着“一县一园”陆续投用,“快递进村”全域覆盖,黄冈社会物流成本高于周边城市的尴尬局面也悄然改观。
程冬平是蕲春县横车镇长石村村民,过去,她收快递要骑半小自行车到镇上的快递网点。今年,快递网点进驻长石村,她“足不出村”就能取件了。
黄冈蕲春县横车镇长石村居民 程冬平:“前天买的,今天就来拿了,以前买快递我们这没有物流点,要到镇上去拿,要等几天。”
快递能够进村,得益于蕲春智慧物流园启用。该园区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今年5月投入运营,全县90%以上的快递公司、物流企业、仓配企业实现“入园经营”。
黄冈蕲春县交通物流发展局局长 胡斌:“我县在362个行政村已建设完成362个村级服务网点,在15个乡镇办建成54个镇级综合服务站,目前在网点建设及网点运营(覆盖率)均达到双百分之百。”
蕲春被誉为“中国艾都”,物流园开园后,专门为涉艾企业建成了蕲艾立体仓储中心,让所有艾制品实现“随发随走”。又针对艾制品发货量较大的珠三角地区,开通了首条货运直达专线,艾制品从鄂东南出发,可以在12个小时内到达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
湖北艾通物流有限公司物流经理 邓新平:“我们的艾制品每天发货量大约在200立方米左右,以前发货要排队,而且一天只有一趟车,现在我们通过蕲春智慧物流园,只要有订单我们是随发随走,时效在整体方面也缩短了一到两天,运费成本还降低了30%左右。”
蕲春智慧物流园只是一个缩影。目前,黄冈已建成县级综合物流园近70万平方米,“一县一园”基本全部建成投运。4个县(市)实行“快快合作”,6个县(市)实现“邮快合作”,县级快递配送中心全部安装智能分拣机,“快递进村”在全市2711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蕲春县蕲艾数字云仓运营总经理 朱厚钢:“我们园区服务的有一百余家蕲艾企业。目前,日均的发货量大概40000多单,我们也计划以蕲春为中心,建设辐射鄂东的物流集散中心。”
大物流体系建设,关键是降本增效。在蕲春,智慧物流园通过引进9家零担运输企业入驻,打造了辐射周边7县市的家居、建材、服装、电器等零担大件物流转运中心,这让那些发货量达不到整车运输条件的中小企业,感受到了蕲春物流的“加速度”。
蕲春依曼服装公司负责人 李莫怀:“我们公司主要是给广州深圳这边做加工的,日均发货量(只有)8包到10包左右,以前发普通物流要一天到两天,现在时效都提高到次日达。”
黄冈市安中京科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东林:“我们为上千家中小企业提供零担物流服务,开通通往广东、江西、湖北等6条干线,为零散发货的企业降低了差不多10%的物流成本。”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黄冈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同期0.8个百分点。
3万平方米数智云仓助力电商“腾飞”
仓储是物流的基础,然而2022年以前,黄冈几乎没有公共仓资源,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业发展。随着“一县一园”陆续建成投用,黄冈的数智云仓面积迅速从“0”增加到“3万”平方米,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崛起。
以蜂蜜、面条等土特产为主营产品的煌小馋公司,是第一批进驻“楚邮云仓”黄冈总仓的企业。线上,煌小馋通过10多家网红直播间让大别山地标优品卖向全国;线下,煌小馋负责人以云仓为根据地,让商品实现了库存管理、打包、寄递的高效仓配一体化。
湖北煌小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邱长民:“我们相当于零成本入驻,每月只需要支付平均一单两块钱左右的快递费,我们今年的销售额能够翻番,现在每天日均发货量能够达到30000单。”
2023年,黄冈市邮政分公司在全省率先试水“楚邮云仓”,采用共享经济的模式,将仓储和物流等资源进行共享整合,从而降低成本。电商客户只负责组织货源、网络卖货,仓储、分拣、打包、发货、售后等环节可全部交给云仓处理。
黄冈市黄州区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 何建新:“客户基本上每年只到我们仓库来两次,一次是年初跟我们签合同,第二次是年终的时候来盘库,看他们的货源有多少。”
“楚邮云仓”建立之初,初衷主要是想把黄冈土特产卖出去,但是随着云仓业务发展,外地产品出货量越来越大。义乌绥智贸易公司从事小商品销售近十年,今年5月,公司负责人姚凯就带着保鲜膜套、一次性抹布等产品入驻浠水县综合物流园“楚邮云仓”,并将这里作为公司在湖北的核心仓。
义乌绥智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 姚凯:“现在每一单我们可以平均节约时间是16到18个小时,好处就是我们可以更快地收回资金、场地费用和人工,和一些物流的配送费用加起来,一年差不多要节约20到30万元。”
据统计,目前“楚邮云仓”已入驻黄冈10个县市区综合物流园,建成3万平方米的数智云仓,共引入客户87家,日发单量超10万件。
黄冈市黄州区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 何建新:“原来我们的进口量是出口量的两倍,到现在,我们目前的出口量是进口量的两倍,给我们云仓带来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契机。”
多式联运通江达海 智慧物流“崭露头角”
建设大宗物资物流体系,畅通物流大通道是关键。2023年以来,黄冈围绕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不断推动交通设施、“多式联运”体系建设,一个通江达海、物畅其流的格局初现雏形。
秋天的早晨,黄冈市临港新城综合码头川流不息,十多台大型起重机将一件件石材吊装上船。
重庆山海物流湖北分公司负责人 杜文:“今天这一批货,我们这一条船大概有1000件左右,大概吨位是4300吨,陆运成本大概是280块钱左右一吨,我们现在通过麻城装车,到黄冈市临港新城综合码头,再水运装船到重庆,现在我们每吨的成本大概可以节约200元左右。”
黄冈拥有212.9公里长江岸线,但是之前本地港口没有开通集装箱航线,所有集装箱都要先用车运到阳逻或黄石,无疑增加了大宗货物运输成本。去年2月,黄冈至武汉集装箱城际航线“天天班”开通,一年多来共发行1500多班次,在黄冈下水的集装箱超过9万标箱。如今,黄冈已经有8条物流航运快速通道投用。
黄冈港发公司负责人 王会喜:“我们在去年2月16日,开通了黄冈到武汉的集装箱城际航线,并实现天天班运输,先后开通了黄冈-阳逻-湛江的铁水联运通道,以及黄冈-阳逻-四川广元的,以及河南安阳散改集铁水联运通道,再实现低运价,也实现了大范围,为企业降本很明显,基本上在15%左右。”
得益于大宗货物“上船出海”,今年上半年,黄冈市公路、铁路货运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重与2023年同期相比双双下降2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打通信息、物流内外循环,黄冈还引进千方科技与黄冈国投合作,开发建设运营“冈好运”AI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今年6月“冈好运”上线,激活找车找船、抢单竞价、多式联运“一单式”服务、可视化监管、供应链金融等功能,致力打造成全国首家AI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
湖北兴黄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艳红:“平台注册用户总数近10000名,其中注册的货主用户有1600多家,司机5000多名、运输车辆500多台,平台发布货源总数近万条,为黄冈区域车货匹配提供快捷、高效、免费的撮合服务,为企业用车降本10%以上。”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李理 周航川
蕲春台 团风台 浠水台
通讯员 王习潮 汪静 王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