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北京的稻田里,藏着什么秘密?

长江云新闻  2024-10-16 09:17:04
分享到: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全国各地的秋粮已收获过半。在北京,首次在原产地六郎庄恢复种植的京西稻,也迎来了丰收。这一消息传到网上,让不少网友吃了一惊:北方不是缺水吗?北京怎么还能种水稻?

(图:北京六郎庄丰收)

南米北面,南稻北麦,水稻不是北方的典型作物。北京为什么能种水稻?恢复种植又是怎么回事?今年9月,北京小伙儿祁昊就曾前往京西稻种植区一探究竟。

从十万亩到一千亩,

北京的水稻怎么了?

祁昊是“95后”,出生在北京房山。从小,他就熟悉北京“稻香村”“稻香园”“稻香湖”这些带“稻”字的名字,但在北京见到真的稻田,这还是第一次。

附近散步的老人们说,这些水稻可不一般。它们叫京西稻,过去是皇家的贡米,品质好、产量低。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种植面积的一再扩大,京西稻才被端上了寻常老百姓的餐桌。“洗好米煮成粥,一会儿就会结一层淡绿透明的油皮,特别香。”老人们还记得儿时尝过的京西稻的味道。

水稻不是北方的典型作物,但因为海淀水好,京西稻就成了这个例外。在北方方言里,“海淀”二字里的海和淀,都是湖泊的意思。过去,这里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稻,远远看去,就像江南水乡一样。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稻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年保持数万亩,最多的时候接近十万亩

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左右。京西稻文化研究会会长杜振东介绍,由于气候、地下水位变化及城市道路硬化等原因,海淀区的泉水陆续消失,稻田也跟着越来越少,最少的时候只剩下1000亩左右

泉水是地下水的晴雨表。北京水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人口增长等原因,北京用水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从1999年起超采地下水,至2014年,北京地下水位16年下降了12.83米,地下水储量减少65亿立方米,在地下形成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漏斗区,曾经遍布海淀的泉水,也因此沉入了地下。

(图:1978-2023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

京西稻减少的背后,藏着一个干渴的北京。很少有人知道,若按人均水资源量来算,全中国最“渴”的地方,并不是广布沙漠的西北,而是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如果全世界每人有一杯水,中国人每人能有1/3杯,到了北京,就只有1/60杯。

北京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一百多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年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水资源专家王浩就曾公开表示:“北京是世界范围内最缺水的城市(之一),把全世界缺水的报道集中起来,都不足以描述北京的水危机。”

(图:人均水资源排名 )

京西稻恢复种植,

背后是一个世纪工程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水危机,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

(图:俯瞰陶岔渠首)

早在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伟大构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规划和论证,专家们敲定了“从长江借水”的最终线路。

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调水,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起点是陶岔渠首,终点是北京团城湖和天津外环河,干线全长1432公里。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路线图)

到今年,通水10周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为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输水近650亿立方米,相当于为北方运去了4400多个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

其中,北京的受水量就超过100亿立方米。进京的“南水”,七成被用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一成被存在各大水库,剩下的两成都被用于向地下水源地开展试验性补水,曾经过度开采的地下水,终于得以“喘口气”。

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北京地下水位连续九年实现回升,累计回升13.14米,增加储量67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基本回到1999年超采前的水平。时隔26年,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北京五大河流全部恢复流动,81孔泉眼重现了泉水叮咚的景象。

(图:北京颐和园外的京西稻种植区)

和泉水一起回来的,还有京西稻。早在2014年,海淀区政府就制定了京西稻保护性种植规划,在上庄镇保留了千余亩京西稻田。随着泉水的恢复,北京颐和园外的北坞公园、两山公园,畅春园所在地的海淀公园,再加上原产地之一的六郎庄,这些曾经种过京西稻的三山五园里,都陆续出现了京西稻标志性的“青秆黄云”,京西稻种植面积已恢复至2000多亩,俨然一幅“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的丰收景象。

(图:北京六郎庄公园内的京西稻种植区)

水是粮食之本,

南水北调织起中国水网

京西稻只是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粮食生产的一个缩影。水是粮食之本,俗话说“吨粮千方水”,意思是每生产一吨粮食,都要消耗一千立方米的水。即便随着科技进步,这一消耗逐年减少,水资源的匮乏,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最大的隐患之一。

在我国,超过一半的粮食生产都由缺水的北方完成。以产粮大省河南为例,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种出全国1/10的粮食,小麦产量全国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小麦之乡。而小麦增产的头号难题就是水,河南全省一半以上的水,都被用在了农业灌溉上。

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通过跨区域调水,改善北方粮食主产区缺水的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数据显示,10年间,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752亿立方米,其中超过100亿立方米都被用于农业及生态补水。随着水源补给的改善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河南旱地小麦的亩产已经从2014年的300-400斤,提升到如今的500-800斤。

在农业灌溉上,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巨大的潜力。2014年,王浩院士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就曾表示,按照规划,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13%水量将分配给农业,每年可以间接增加生态和农业用水60亿立方米,让数千万亩农田因此得到有效灌溉。

未来,南水北调工程还将通过东、中、西三条线路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连通,构建起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国家水网,从而促进流域之间的水源调配,增强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保障粮食生产。

……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这项世纪工程到底改变了什么?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水到底怎么样?9月初,来自北京的水下摄影师祁昊带着300-400斤的潜水装备,踏上了从北京前往湖北十堰的旅程。他要跨越1432公里,潜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替南水北调的移民们,看看他们早已沉入水下的故乡。湖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记录了这次探访的全过程,纪录片《水下的故乡》将于12月上映,敬请期待。

出品人:王彬

总监制:岑卓

监制:洪燕

编审:梁延 康耀方

编辑:苏逸冰 俞易

美编:王思思 石璐茜 邱方蕾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