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出发 | 以“共建共享”推动城市更新

长江云新闻  2024-10-11 20:01:16
分享到: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进入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由增量建设为主向存量提质为主转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眼下,湖北把危旧房改造作为推进城市更新的核心内容,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危旧房改造的新模式,成效如何?来看记者报道。

眼前正在施工的,是武汉青山区21街坊改造项目。一大早,居民张玉兰迫不及待到了现场,这里曾经是她住了37年的老房子,更新升级后会是什么样子?张玉兰非常期待。

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科苑社区21街坊居民张玉兰:“没住过商品房,肯定开心,从来没住过这种新房子,看着心里都舒服,是不是。”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4栋老式居民楼,房龄超过了50年。

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科苑社区党委书记、21街坊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联合社会长刘英:“都超期服役了,(有)三栋房屋就鉴定成了c级危房,找了几家维修公司以后,都是300多万到将近900多万的维修费,这个是我们承受不了的。”

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维修基金又不够,传统的征地拆迁模式,又存在征收成本高、开发周期长等问题……这些矛盾,是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共性难题。破局的关键在哪里?去年底,武汉青山区采用“住宅合作社”理念,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危旧房改造。开发主体不再是政府或开发商,而是21街坊的134户居民,他们自主发起了“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联合社”,户型怎么设计,资金如何筹措等,由联合社来讨论、决定。

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道科苑社区党委书记、21街坊危旧房合作化改造联合社会长刘英:“大家都要作为会员入社,以居民的意愿为主导,企业参与进来,它也不是开发,它就只拿了代建费,把这个房子拆然后再建起来,居民原地再回来居住。”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包括明厨明卫,包括他们对于采光和日照的这种基本要求,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居民对未来居住环境的追求。”

多次召开社员大会后,大伙儿最终敲定了设计方、建设方,而区政府也在土地规划、税费、审批、专项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形成多方参与的城市更新机制。大伙也达成了另一个共识——建成后的240套商品房,除了安置134户回迁居民,余下的住宅,将通过市场销售用于平衡建设成本。

青山安居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冯庆平:“在合作化改造模式下,坚持微利改造原则,通过资金平衡测算确定建设标准,政府给予政策性专项补贴,体现新模式下的居民出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居民房屋真正实现‘老破小’到‘新居’的转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建设摆脱了以往的大拆大建,改为走可持续的“新路子”,眼下,湖北以武汉、宜昌为试点,探索成立了25个危旧房改造合作社项目,政府转变角色,不再“大包大揽”,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宜昌市西陵区,眼前这栋8层共计48户的小高层,采取的就是居民自主出资、政府政策奖补、企业运营反哺的方式,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平衡。项目主体工程预计年底能完成,春节前就可交房。

宜昌市西陵区危旧改项目专班现场负责人朱涌:“跟有资质的央企(合作),保证我们的建筑质量和速度,居民监督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足额地把我们的奖补资金第一时间打给企业,保证它的项目建设资金,保证它的建设进度。”

通过危旧房合作改造联合社,湖北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更新机制,为城市可持续更新发展探索新路径。

湖北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王南:“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业主主导,从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为特征的开发企业,到持续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从以增量建设为主的政策体系,到增量建设和存量更新并重的政策体系的转变,破解了单靠政府资金难以实施的难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更新机制。”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朋威 田畅 乐城)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