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 | 建始:小水果变“甜蜜”大产业
“桃”出大山 猕猴桃俏销全国
近年来,恩施州建始县凭借独特的气候、水土、光热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小水果产业,形成了一批品种多、品质高、富含硒的水果产业基地,在乡村振兴中走出了一条“甜蜜之路”。眼下,正值初秋时节,恩施州建始县的猕猴桃迎来了采收旺季,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在恩施州建始县海拔近千米的半山腰,一颗颗成熟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碌着采摘、挑运,将一筐筐新鲜采摘的猕猴桃背出果园,浑厚的号子声和丰收的喜悦回荡山谷。
建始猕猴桃叫作“建香”,它形似小土豆,果肉细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曾荣获首届全国猕猴桃品鉴会金奖,是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猕猴桃。
消费者 王庆华:“挺好吃的,我每年都会买这个猕猴桃,因为这个‘建香’猕猴桃个头又大、它是黄心的、又软糯香甜,我们家小孩很喜欢吃。”
“建香”猕猴桃具有“早、抗、耐、小、香”的显著特点,适合在建始县以及周边地区种植,故名为“建香”。猕猴桃是雌雄异株的作物,自然授粉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当地采用了人工授粉的方式,不仅减少了畸形果的出现,还大大提高了挂果率和果品质量。
恩施建始县硒谷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谭绍锋:“就把公花采摘下来,经过加工制作成精花粉,然后再辅助一定的石松粉之类的,给它进行人工授粉,以保证它的果实产量。”
在恩施州建始县业州镇乐家坝村硒谷果品基地,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采摘工作。他们小心翼翼地剪下成熟的果实,放入特制的果篮中。今年基地除了在农技部门的指导下采用人工授粉提高猕猴桃品质,同时还注重有机肥的使用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确保猕猴桃的绿色健康。
恩施建始县硒谷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谭绍锋:“今年预计能够采摘1万斤,相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这将为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将增加村民们的收入。”
今年,“建香”猕猴桃还在抗溃疡病的基础上再次“升级”,通过“小班化培养”,确保每颗果子都得到充足的养分,单果平均重量从70多克提升到上百克。
恩施建始县硒典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苏银顺:“枝条剪了之后只剩下8到12支小枝条,果实就比较大、比较香、味道好。”
恩施建始县七里坪社区村民 刘后轩:“今年的品种好,果子个头大些,也没有病虫害。”
今年,建始新建了县级猕猴桃交易中心,新建3个猕猴桃乡镇集散批发市场,以及100个猕猴桃电商销售网点,将猕猴桃销往全国各地。
恩施建始县助农大使 王雪锋:“今年‘建香’猕猴桃的个头要比往年大一些,口感更要好一些,目前我们主要的市场是河北、河南、山东,从成熟到现在我们已经销售了4000多单,近两万多斤。”
在销售网点,新采摘的猕猴桃根据质量和成熟度分选、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在商超,猕猴桃作为时令热门水果被摆在显眼位置,凭借绿色有机,备受消费者青睐。
恩施建始县建香果业总经理 肖茂健:“今年我们的建香猕猴桃迎来了一个大的丰收年,技术也有所突破,天气也很好,预计产量会突破40万斤,目前在上海、四川等地方,已经预定了25万多斤。”
湖北建始食达好农产品工贸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 渊明:“我们12家门店今天整个上午一起卖出了150余件,我们今年也在尝试做本地助农直播,我们最高单场有1万多人在观看,”
猕猴桃是湖北省重点推广种植的第四大特色水果,恩施是猕猴桃属植物原产地之一。
恩施建始县农业农村局水果产业链办公室负责人 刘辉波:“建始是猕猴桃原产区之一,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是5000吨左右,带动猕猴桃产业创造产值1.5亿元。”
关口葡萄喜丰收 甜蜜滋味满金秋
眼下,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绵延15公里的“关口葡萄”正值成熟期,凭借着独特的山地小气候,昼夜温差让葡萄糖分充分积淀,加之今年气温高,葡萄格外香甜。连片的葡萄园里,不少游客慕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果农们则忙着装箱打包,呈现出供销两旺的丰收盛景。
清晨6点,建始县花坪镇关口村村民刘学典一家就忙碌了起来,采摘、装筐、挑拣、封装,一片繁忙景象。刘学典家的葡萄比去年增收20%,因为品质好,每箱卖出了80元的好价格,比去年高出三成。刘学典带着工人忙活了几天,终于将1500箱关口葡萄装上了冷链车。
恩施建始县花坪镇关口村村民 刘学典:“我这批货是海南的一个客户,(预定)要1500箱,我回来组织加班加点,组织工人给他已经搞齐了,我准备今天下午亲自押车,明天晚上就到,后天早上就到消费者手上。”
关口村昼夜温差大,特有的山地小气候让这里的葡萄肉脆甘甜、香味浓郁。去年9月,“关口葡萄”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花坪镇在扩大关口葡萄种植规模的同时,持续指导村民开展了深耕起垄、蔬果套袋、避雨栽培三次技术革命。目前,当地农技部门正聚焦种植土壤改良和穗型标准化。
恩施建始县花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向绪锋:“在葡萄冬管的时候,把秸秆扔在田里之后,用微耕机翻耕,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就大幅增加。”
蒋代维是关口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家的6亩葡萄果园被纳入关口葡萄品质提升试验田,在农技部门精心的指导下,他家的葡萄喜获丰收。
恩施建始县花坪镇关口村村民 蒋代维:“(葡萄)它一个颗粒大、颗粒饱满、上色、光线、甜度都比以往要好得多。”
蒋代维加的葡萄今年的产量较往年增加25%,口感和甜度也提升了不少,这还得益于葡萄穗型标准化管理。
恩施建始县花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向绪锋:“通过(葡萄)在开花的时候,通过生物药剂对花絮进行处理,拉长花絮、增加颗粒之间的空隙,那么颗粒之间的空隙增大之后,它的成熟度基本上就一致了。通过疏花、疏果,保持它的穗型、纺锤形,那么它的卖相就好,成熟度一致、颗粒大小就一致。”
葡萄丰收挂满藤,香飘四溢醉人心。一串串饱满圆润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刘孝林是关口村葡萄种植大户,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将自家院落打造成葡萄小院。每到葡萄成熟季,慕名前来的游客不仅能体验采摘的乐趣、享受甜蜜的滋味,还能在院子里乘凉小憩。
游客 彭刚毅:“晶莹剔透,又饱满口感又好。”
恩施建始县花坪镇关口村村民 刘孝林:“我只开园了十多天,已经销了一千七八百件了,销量还是蛮可观的。”
为提升关口葡萄的知名度,把好品质关,花坪镇还组织8个关口葡萄主产村联合成立公司,统一包装销售等。针对葡萄成熟期劳力短缺的问题,当地正打造邻里帮帮团志愿服务项目。
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宣传委员 周桦:“每年在葡萄成熟季,都需要大量用工,打造邻里帮帮团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村民群众互帮互助,开展转转工,既节约了成本,又促进了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党委书记 崔显龙:“进一步推动统一种植方式,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建立原产地追溯系统,共同守护好关口葡萄的本真味道。围绕延长关口葡萄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层级,最大限度释放关口葡萄产业价值。”
目前,恩施州建始县形成了以“关口葡萄谷”为中心的特色产业示范带,全县的关口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年产量3.1万余吨,产品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葡萄产业链年综合产值5.6亿多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刘宁
建始台 颜龙 姜娟 田莉 樊柳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