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 | 恩施:“两山”实践创新取得新进展
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4.5% 领跑全省
践行“两山”理念、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恩施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46亿元,同比增长5.9%。1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1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凭借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民族特色,恩施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4.5%领跑全省。
这几年,恩施文旅火爆出圈。面对巨大的流量,恩施核心景区不断提档升级,拓展旅游消费领域,提升旅游体验感。在恩施州宣恩县城中心的仙山贡水旅游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36艘竹筏首尾相连,形成约200米的龙船,巡游贡水河。游客赏景、泛舟、亲水,好不惬意。
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到美丽的夜景,还能感受恩施土家特有的一些特色风情。”
这个夏天,“龙游贡水”项目几乎场场爆满,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漂流体验,受到各地游客热捧。
游客 张代佳:“这游船确确实实有特色的,我们还是想体验一些民族的东西,要提前三天预约,这个实在等不及。”
“特色”是恩施旅游持续火爆的关键。今年,围绕“特色”二字,恩施州谋划了20个重点文旅项目,“宣恩贡秀”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游客们的新宠,游客可以在游船上吃点心,喝贡茶,近距离观看古风秀。在灯火璀璨中,感受宣恩的婉约浪漫。当地还在周边乡村配套多个酒店和民宿,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恩施州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开鹏:“我们也是及时调整,每年可以增加游客接待量15万人次,配套了停车场、酒店,我们开发音乐喷泉,还有水幕电影等一系列旅游体验产品。”
持续宣传引流,擦亮“仙山贡水 浪漫宣恩”金字招牌。8月份,当地还围绕七夕主题推出了多种活动。在贡水河道的浅滩区,游客们在水上女儿会中尽情享受欢乐。
游客 张雨霏:“我和妈妈从陕西到宣恩来玩,这里的水特别凉快,我玩得很开心。”
华灯初上,七仙女巡游表演,与诗仙对诗互动,游客开动脑筋,与表演者一较高下。此外,无人机表演、歌会、打铁花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欣赏。
游客 蔡瑶:“我和我老公今天特地来宣恩过七夕,这里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我很喜欢这里的摆手舞,很有当地特色,这个小城很浪漫,我很喜欢。”
今年,恩施州充分发挥凉资源的特色优势,在多个景区推出游玩新项目,让大家尽享清凉。亚洲最大天然溶洞——恩施利川腾龙洞焕新升级,融入现代杂技、民俗乐器等多种元素的民族歌舞剧精彩上演,与游客互动升级,腾龙洞的日均接待量已经接近1万人。在来凤县漫水乡苏家坪村,满塘荷花引得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观光。一时间,苏家坪村的“酉畔荷塘”成为当地“朋友圈”中的顶流。
游客 田平平:“第一次来到酉畔荷塘,不仅是这里的荷花让我非常震撼,而且乡村的发展也让我耳目一新。”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多的融合式休闲项目也不断在恩施上新。湖北知名森林康养胜地——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的树上木屋等特色民宿吸引三万多名游客前来体验;巴东绿葱坡被称为“鄂西屋脊”,海拔1700多米,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成为游客们喜爱的避暑纳凉胜地。在刚刚开园的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云顶之心”森林公园,林海观景平台、林中餐厅、星空帐篷、高山草甸等景观,能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森林体验之旅。
恩施州巴东县绿葱坡镇副镇长 王涛:“我们通过政府引导、协会助力、业主共建的方式,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全镇酒店民宿数量从原来的19家增长到现在的150家,目前集镇及其周边的民宿已经全部满房,今年暑期,民宿产业综合收入预计突破3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恩施全州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912.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45.2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8%和24.5%。今年,围绕“特色”二字,恩施州谋划重点文旅项目20个,上半年已完成投资7.05亿元,持续打造“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打造优质乡镇商贸体系 焕新消费场景
今年上半年,恩施州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增速分别达到20.8%和24.5%,火爆的人流量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力,当地引导文旅消费有序向周边乡村扩张,有力带动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进而提高村民消费能力。今年上半年,恩施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居全省第1,来看恩施州的消费增长密码。
近年来,恩施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将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品质,消费稳增长作用显著。
恩施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春晖:“我们立足恩施旅游优势、商文旅融合,在吃这个元素上推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恩施餐饮示范店,农土特产专卖店,今年上半年,已经举办了200多场促销会活动。”
恩施州围绕社会消费品零售消费,挖存量、拓增量、抓变量、引流量,建立商贸龙头企业库等,全域发力培育优质商贸主体。截止今年6月,全州限上商贸统计单位达到1220家,较2020年增长234%,有力地支撑了社零消费稳定增长。优质的商贸主体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的核心。针对乡镇商贸体系的短板,恩施州商务局重点结合乡镇特色,因地制宜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在恩施州建始县的花硒谷旅游度假区,一期投资近20亿的大健康管理、生态康养小区等项目全面进入尾声,吸引来众多外地“候鸟”,新的消费需求刺激着业态进一步丰富。
武汉游客:“这里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在地里面摘的,超市里面品种也比较多,这里最好的就是每天早上有车去接我们。”
今年初,当地将原来的供销社重新翻修,让供销社有了电玩、儿童游乐和K歌的新功能。康养服务的兴起,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给村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在青花供销社做收银员的黄宇,也是青花公社的股东。
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青花供销社收银员 黄宇:“我们这里现在康养的人多,旅游的人也多,他们的消费能力比较强,我在这里从事收银的工作,每天的流水我还是比较清楚的,这种情况我当然要入股,这是肯定不会亏的。”
虽然是乡村,但消费需求却不比城市少,像这样促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项目,恩施已实施数量55个,项目补助金额超过3100万元。上半年,恩施州持续推进商贸体系建设,加大优质商贸单位培育力度,其中,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25家,同比增长79%,在库企业数超过1200家,推动消费下沉提质扩容。
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党委副书记 龚秀才:“随着游客的涌入,我们的餐饮、住宿,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这一些商业群体,它们也有大量的需求,需要购买我们本地的农产品,购买我们的日用品,我们上半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500万。”
近年来,花硒谷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给建始县高坪镇青花社区带来了人气,仅外来旅居游客就高达3000多户1.5万多人。为了更好的服务游客,度假区分别从用餐保障、住宿条件、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
花硒谷营销总监 熊健:“为了更好的做大做强我们的大健康产业,我们已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团队达成了战略合作,我们将在花硒谷打造人民健康系统工程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已经处于落地的状态,马上就会付诸实施了。”
文旅消费虽然势头强劲,但恩施州没有让产业野蛮生长,而是把握机遇,将势头引导向资源更丰富的乡村,同时发力补足全州乡镇商贸体系短板,在解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打造了乡村消费全新的增长点。
恩施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吴春晖:“一个是补齐乡镇商贸设施短板;二是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三是完善仓储设施;四是推进农产品上行;五是促进产业融合,五个方面我们共实施了55个项目,支持资金达到3100多万元,上半年,乡村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8%,高于城镇的61%。”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张项青 邹兴程
恩施台 吴曦 建始台 田莉 张俊杰 宣恩台 林章羽 巴东台 焦国斌 鹤峰台 龚彦龙 来凤台 周林 利川台 王勇超 咸丰台 刘汶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