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纸上生花,探索雕花剪纸的非遗魅力

长江云新闻  2024-07-22 14:54:34
分享到:

7月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前往学习雕花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拜访雕花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曹小琴老师。曹小琴老师以男耕女织的古代生活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雕花剪纸的历史发展进程。

图为传承人曹老师为大家讲述库淑兰老师作品特点

雕花剪纸艺术地域特征鲜明,传播范围很广。曹小琴老师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全国范围内雕花剪纸名家的经历,以及各自作品的特点。印象深刻的是来自陕西省的库淑兰老师,他的相片十分符合朴素艰苦的劳动人民形象,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得知库淑兰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艰苦形容,她早在十三、四岁就嫁人,她的丈夫家暴,她不断地在生育并伴随有孩子连续夭折。这样悲惨的生活让服务队的队员们主观判断他的作品可能会是以悲观色彩为主调,但当老师真正展示他的作品时,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的作品是彩色的、是宏大的、是丰富的、是他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艰苦的现实生活并没有打败他,而是让他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的作品的成功也要得益于一个伯乐,当地文化馆的馆员无意间发现了库淑兰的天赋,为他提供物质以及精神支持,他的欣赏以及鼓励,使得库淑兰老师的作品从极小的剪纸变为宏大的作品。二人的相互成就,更加表明了在成功路上需要别人的欣赏以及鼓励,那位馆员甚至在库淑兰老师去世后离开了当地的文化馆,当地有很多人在库淑兰老师成名后都模仿她的雕花剪纸风格,但那位馆员表示“世界上只会有一个库淑兰”。

除了库淑兰老师,传承人还向我们介绍了夏祖康、张秀芳、刘兰英、韩月琴等著名雕花剪纸艺术的老师的作品特点。非遗之所以具有跨越岁月的底气,正在于有一代代人在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中,修炼一份静气、打磨一段时光、延续一味陈香。

图为传承人老师为大家演示雕花的基本功

而后传承人曹小琴老师为我们讲述雕花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演示如何制作。在老师教学示范后,团队成员开始挑选自己初步尝试的图案。在大家的刻刀下,普通的纸张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纸花,随着技术的逐渐熟练,有不少队员开始挑战带有难度的雕花。

图为传承人曹老师与团队成员合照

雕花剪纸工艺特征已经超过了民俗活动单纯的装饰功能,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更多方面。传承人曹小琴老师表示雕花剪纸这种艺术在之前可能是补贴家用的技术,掌握这门技术的人不少。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快节奏社会的发展,机器取代了手工,传承雕花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难度更上了一层楼。机器可以做出精美精细的图案,却无法制造带有温度的工艺品。曹老师希望团队成员在学会雕花剪纸之后,能够真正喜欢上这门艺术,在过年或者节日时可以自己练习制作,让雕花剪纸技术传承下去!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王曼昕)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