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孝感 | 孝昌:品牌“叫得响” 血桃不愁销
孝昌:品牌“叫得响” 血桃不愁销
炎炎夏日,正是吃桃的季节。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凭借标准化的种植、独特的口感和成熟的营销,“孝昌血桃”品牌越擦越亮,在全国红肉桃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来看报道。
“孝昌血桃”因其形似爱心、汁肉鲜红如血而闻名全国。孝昌种植鲜桃有千年历史,为了进一步提升血桃的品质和产量,孝昌县联手省农科院,成功研发出新品种的血油桃,不仅保留了它原本的甜美多汁,还在口感、甜度、耐储存性上做了全面升级。血油桃甜度正好,市场紧俏,采摘价高达15元每斤。
孝感孝昌县丰山镇古树湾村民 熊新:“我们家种了50亩桃子,今年的行情比较好,亩产增加了3000元左右,我们今年试种了天仙红,天仙红有个特点,就是挂果率高、口感好、病虫害非常少。”
在孝昌县丰山镇,科技小院成为了推动血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孝感市第一家科技小院,这里研发选育出新品种76个,不仅使桃子早上市半个月,而且桃子采摘期从5月持续到12月,实现了“一桃卖三季”的目标。同时,为了避开传统桃子的上市高峰期,选择错峰上市也让孝昌血桃在水果市场上独树一帜,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
湖北孝昌七仙红科技小院产业导师 王守明:“我们在这里建立了孝感市第一家桃子科技小院,研发选育和引进转化了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系列。培育新品种76个,总产值约7000余万元,户均增收6000余元。”
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程琪:“我们选择一个适度发展的模式,把我们本地的品种结构调整为早、中、晚熟,肉质红黄白的比例调整为5:3:2,尽量避开与其他产区不必要的产业竞争,形成我们独特的差异化的品种系列,树立我们血桃在全省市场,乃至于全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去年,科技小院在七仙红桃产业园基地建立了定点农业气象站,特意请来“天气小助手”为血桃生长保驾护航。结合农户的种植经验,气象站开展针对性的气象防御,并在销售期间提供定向服务,为血桃的销售、采摘和运输提供全流程的保障。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高级工程师 曾涛:“目前在园区里面布设了一套四要素的气象站,主要是有风向、风速、雨量和温度的监测,我们马上要在这建一个最新型的土壤水分观测站,种植户就能够很好地知道我们土壤的墒情,我们专门有一个气象信息专报,我们会及时地传送给农户,然后给他们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如今,随着快递进村服务的普及,孝昌血桃实现了现摘现发,保证了桃子的新鲜度和品质,每天有3500至5000箱血桃发往全国各地。
中国物流集团驻孝昌县丰山镇丰胜村第一书记 冯立新:“我们通过福利采购 、市场化机制、进行消费帮扶。去年,我们帮助孝昌销售以桃为主的农产品2630多万元,打通了帮扶商品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这些鲜桃从早上采摘,当天发货,隔天就能从田间到达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
作为血桃的主产区之一,孝昌县桃树种植面积达到8.6万亩,年产鲜桃10万吨,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基础。当地还开发出桃胶、桃木、桃肉、桃艺等系列产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综合年产值高达16亿元。
孝感孝昌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朱净:“孝昌血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全省红肉桃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借助这个国字号金字招牌,孝昌血桃的平均售价达8元一斤,每亩鲜桃销售收入超过20000元。”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何华平:“我们国家血桃总面积可能不超过20万亩,孝昌大概有10多万亩,占了一半以上的面积,过去的湖北桃都是地摊货,现在基本上是大商超,都做得很好,形成了我们这个区域的品种特色。”
孝昌:杨梅采摘热 带火乡村游
夏日炎炎,杨梅正甜。当前,正值杨梅成熟的季节,在孝感孝昌县白沙镇舒店村的杨梅种植园,大批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尝鲜,体验近郊游的乐趣,尽享夏日里的“梅”好时光。
在杨梅采摘基地,放眼望去,一棵棵杨梅树被鲜红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浓郁的杨梅果香扑鼻而来。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在杨梅林中,一边采摘一边尝鲜。
孝感游客 张小红:“我今天是和几个朋友一起来采摘杨梅,我尝了一下很好吃。”
孝感游客 郑艳荣:“酸酸甜甜、非常可口,今年比去年还甜,大丰收,心情特别爽,好开心。”
湖北源泉苗木基地杨梅种植面积有50多亩,共有2000多株杨梅树,主要以黑珍珠、东魁等品种为主,预计今年杨梅产量可达到4-5万斤。
湖北源泉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 胡元军:“我们这边的采摘期在6月5号到6月25号之间,有20天采摘期,最旺季就是端午节前后,每天有几百人、上千人过来采摘。”
“采摘经济”带火了乡村旅游。近年来,孝昌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乡村产业“特”字文章,发展优质粮油、精品果蔬、生态养殖、经济林木等特色产业56万亩,建成了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并以4条文旅示范线、5个农旅融合示范片区为重点,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闯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乡民富的多赢发展之路。
安陆:西瓜明星俏 瓜农心里甜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安陆皮薄瓤酥、甘甜多汁的西瓜喜获丰收。不仅甜了老百姓的舌尖,也成为当地村民们的致富产业。
安陆市接官乡有着“湖北省西甜瓜明星乡”的美誉,眼下,当地的明星品种青皮黄瓤的“黑莎皇”无籽西瓜陆续迎来丰收。
孝感安陆市接官乡金桥村瓜农 张显:“因为我们这个西瓜品质比较好,黄瓤西瓜又比较特别,也很受市场欢迎。现在黄瓤西瓜每斤价格可以达到两块五至三块。”
瓜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种植有600株西瓜,1株可结两个瓜,每个瓜重10到13斤,亩产能超过12000斤,每亩的产值在3万多元。
孝感安陆市接官乡农业水产服务中心主任、接官乡西瓜协会负责人 邓维全:“我们安陆种植的这个鄂西瓜8号又叫黑莎皇,多数是在山地种植,含磷、钾等元素丰富,甜度高、水分足,而且因为它皮比较厚耐储藏,常温下比普通西瓜保存的时间长半个月左右。”
安陆市接官乡盛产各种品类西瓜,目前全乡西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0亩左右,其中“黑莎皇”无籽西瓜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接官乡政府利用当地沙土特点、气候环境等优势,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发展,将传统产业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孝感安陆市接官乡党委宣传委员 何云:“我们乡实行,‘村集体+合作社+西瓜协会+农户’的种植模式,引进市场经营主体,在一些有西瓜种植传统的村子,进行规模流转当地的荒山荒地来种植西瓜,把我们乡的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擦亮‘湖北省西甜瓜明星乡’的名片。”
安陆:绽放太空莲 “莲”通致富路
近日,安陆市接官乡长山村300余亩的太空莲进入了盛花期,碧叶连天、红莲映日,不仅吸引着众多游人赏荷观景,还给乡亲们带去了不错的收益。
长山村的荷塘边,莲花竞相盛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家忙着赏花拍照,用手中的镜头捕捉光影中莲花最美的瞬间。
游客 黄峰:“看见满眼的绿,还有红红的荷花点缀其中,很开心,拍照也特别出彩。”
游客 金必龙:“我是长山村周边的居民,我们经常吃完晚饭带着家人来这边散步,这边比较凉快,风景也很好。”
近年来,长山村立足特色资源,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村里引进孝昌泽佐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村干部+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先后投资80余多万元,建成占地300亩的太空莲基地。
孝感安陆市接官乡长山村党总支副书记 金必朝:“太空莲浑身都是宝,荷叶、荷花、藕带、莲蓬、莲子都可以变钱,每亩可产鲜莲子1000余斤,铁莲子每亩可产鲜400百余斤、藕带100余斤,产品主要销往武汉,每亩产值过万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记者 刘宁 陈凯歌
孝昌台 陈园 王虹 孝感台 杨亚玲 褚洋 安陆台 骆骥 申昌耀 大悟融媒体中心 刘钦 罗亚楠 安陆台 盛婷 陈艳丽 通讯员 程玉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