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保康:起舞山水间 逐梦全域游

长江云新闻  2024-06-29 21:13:34
分享到:

矿山复绿 重塑青山

从“以磷化工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翼”的发展框架,到“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磷化工业和特色农业为两翼”的发展布局,再到全域旅游发展战略……10年时光走过,保康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以核心景区为依托、以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为支撑、以高铁高速和绿色廊道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两山”理论转化的保康路径正加速实现。

记者 张雪晶: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从我身边的这张照片可以看到,这里曾岩石裸露、矿洞满山,但是当我们把镜头转到这边看到这张图片却是满山苍翠、美不胜收的景象。如果我告诉您这两张照片拍摄的是同一个地方,你敢相信吗?造成前后两张照片如此大差别的,得益于保康县启动的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村民  周文银:以前路没道、灰又大、矿车又多,孩子在外面,放学的孩子都不敢胡乱放。”

为解决开矿遗留问题,保康县启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对矿山开展全面“体检”,其中黄龙观村分三期治理,进行矿洞封闭、矿坑回填、平整覆土,累计植树18万株,种草皮250余亩。10年时间,黄龙观的山一点点变美,裸露的岩石重披绿衣。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党委副书记  徐庆东:2020年我们聘请了湖北大学旅游专家团队,来规划打造我们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的广场是把矿坑回填之后建的,最深的地方有百把米,原来山顶上的30000多平方米的大平埫,我们也把它建成了高山体育运动场,把危岩体也改造成景观体,2022年‘五一’我们景区也正式开门运营了。”

如今的“六柱垭生态文化旅游区”,内设有孔子广场、国学讲堂、儒家雅院等景点。还有风格别致的四合院民宿,设计独特的山顶木屋,功能齐全的高山体育场等等。占地近300亩的矿区,变成了集旅游观光、清凉山居、体育研学于一体的高山景区。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农家乐老板  刘小玉:现在发展得很好,我们自己家的房子,坐门口赚钱,以前出去在外地打工赚钱,现在外地人来我们山里,到我们山里来享受。”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黄龙观村党委副书记  徐庆东:我们现在正在创建4A级景区,为了创建4A级景区,我们首先是对所有停车场、停车位进行规范,现在整个能停一千多台,我们景区的公共区域都配置了充电桩,还建了标准化的游客接待中心。下一步我们重点打造矿旅、农旅、文旅,把三旅融合以后,提升我们整个景区的形象,让所有的游客来了以后能够得到温馨的服务。”

修复利用 焕发新生

保康县矿藏资源丰富,尧治河、堰垭、黄龙观等村都是有名的“有矿”村,在全域大力修复下,这些“有矿”村转变为满眼见绿、转角见景的风景村。可复绿后的矿山满是矿洞,“后遗症”严重,为了让遗留的矿洞焕发新生,保康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项目,将废弃矿变成了“聚宝盆”。

在保康县尧治河村,多年的开采导致全村有废弃矿洞60余个,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矿洞废弃在那里,既不好看也不安全。如何处理废弃矿洞?成了村干部们的头号难题。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三福公司副经理、矿洞食用菌负责人 刘花军:当时我们出去考察香菇项目时,一个专家给我们说,香菇的生长环境就是避光、阴凉,生长环境大约在10度左右,当时我就在想,这不就是我们的矿洞环境。”

有了想法村集体立即进行探讨,并邀请相关专家对矿洞进行实地检测。果然,矿洞的水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非常适合种植菌菇类产品,当年就小规模试种了金针菇、秀珍菇和香菇等6个品种。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矿洞食用菌技术员 张先仁:矿洞的温度保持在8至12度,所以适合各种食用菌在里面生长。再一个,它长出来的菇,菇形好,肉质厚,产量比外面高,在外面一般可以收到3到4茬每棒,矿洞里可以收到4到5茬每棒。”

产品经检测和市场试销,得到认可。随即,村委会决定大规模种植。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三福公司副经理、矿洞食用菌负责人 刘花军:根据矿洞的环境,我们确定以香菇为我们的主导产业。截止到2023年底,我们的香菇生产规模达到了300万棒,产值达到了8000多万元,利润突破了2600多万元。”

在保康,同样被开采“后遗症”困扰的还有九里川村。以往大量开采磷矿,废渣无法处理,无奈只能将废渣、废料全部堆积在尾矿库,最多的时候,九里川村的尾矿库超过20亩地。

襄阳保康县马桥镇九里川村党委委员  张艳双:开采废弃的尾矿矿渣堆放在哪对环境都有影响,灰尘大,气味也大。”

这么一个“定时炸弹”,村“两委”决心要彻底解决。一方面,合理采矿,控制资源消耗;另一方面,村里先后投入数百万元,两年时间,修建导流洞、回填尾矿库、掩埋矿渣、覆土种绿植。

2021年,九里川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对森林康养、乡村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就在上个月,保康县人民政府与百田国际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15.7亿元的《九里川水云涧康养度假区项目投资协议书》。

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九里川村党委委员  张艳双:一期将建设平整大型停机坪场地,开发高山露营、钓鱼平台、水上游艇、摩托艇等娱乐项目,并购买直升飞机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打造大型停机坪综合体。后面会建设直升飞机民宿集群、大型飞机舱餐厅、机舱酒店及有关配套设施,未来还会建设航空航天研学教育基地和直升飞机驾驶员培训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2亿元。”

绿色生态 提档升级

保康县以“生态绿”打底、“红色游”铸魂、“飞驰白”增速,先后培育出4个国家4A级景区,斩获25张森林康养“国牌”,建成93个美丽乡村试点,一座座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旅游打卡地。

森林穿越,峡谷观光,洞穴探险,星空露营……历经半年提档升级,前不久,保康县九路寨生态旅游区“焕新”迎客,向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发起冲刺。

湖北神兴国际旅行社负责人  王凤俊:九路寨景区通过这次改造升级变化很大,设施更完善,业态也更丰富了。今天我们带来的很多旅游团队,对景区整体反馈都非常好。”

从寸草不长的荒山到郁郁葱葱、层峦叠嶂。10年来,保康先后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20个,累计投入资金9100万元,修复治理面积2500亩。完成沮河流域23家砂场生态修复,复垦土地207亩,植树复绿183亩。

游客  童寅:以前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采矿的地方,当时空气差,环境也不好,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不出远门就能欣赏到这么漂亮的风景。”

2022年高铁的开通让保康又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保康县依托高铁,投资8000余万元,在高铁站建设集旅游集散、客运中转、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出台民宿发展政策,2023年以奖代补精品旅游民宿、庭院式民宿470万元,真正实现高铁带“热”全域游。2023年,举办冰雪旅游节、茶文化旅游节、露营帐篷节等“一镇一节”活动20余场,接待游客718万人次,同比增长34%。保康还建成3个滑雪场,举办高山滑雪赛事,上个滑雪季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

游客  杨奎樊:山清水秀,山顶的植被很多,花很鲜艳,空气很新鲜,值得大家一游。”

近年来,保康县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森林康养基地。每年设立8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1000万元旅游宣传专项资金,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目前,全县拥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滑雪场和一大批旅游乡村。

襄阳保康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月: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做大‘旅游+’融合发展,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游客体验、深化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打造荆楚文旅名县,持续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释放全域旅游‘新动能’。”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张雪晶 廖云翔 李晓雨

保康台 王晓丹 张照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