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端稳“油瓶子” 丰富“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建始县深化校地合作扎实推动油菜全产业链打造

恩施日报  2024-06-20 16:42:15
分享到:

油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做好“三农”工作的部署及省、州相关工作要求,自2021年起,建始县以油菜轮作试点为契机,抢抓华中农业大学定点帮扶机遇,将油菜产业作为六大重要产业之首,深化校地合作,高位谋划推动,部门联动发力,聚焦油菜全生育期利用、全价值链发掘、全产业链开发,扎实推动油菜扩面增产增效、产业高质量发展。

春有好看的花,夏有健康的油,冬有可口的菜。目前,建始县以“双低”油菜为核心的种植面积12万亩以上,油菜全产业链打造初见成效,群众增收渠道多维拓展。2023年,建始县获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新质生产力提升种植效益

6月11日,建始县高坪镇望坪村,一场油菜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火热举行。油菜种植大户高永元稳健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菜籽自动脱壳入袋,不到10分钟,一亩油菜便收割完毕。

“减损就是增产。按照专家的指导收割,省时省力还减损,算下来每亩平均能减损约8公斤,我种的500多亩油菜能减损约4000公斤,相当于多种了几十亩。”高永元的喜悦溢于言表。

“搞农业要讲科学。”回忆起自己发展油菜产业的过程,高永元感慨。

2019年初,高永元在村里发展养殖业,种了100多亩油菜用作养殖饲料。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500多亩。但以前靠人工种植、收割,劳力成本高,且菜籽产量低,种植油菜并不能为高永元带来多少额外收益。

2021年,专家向高永元传授油菜机播机收、合理密植的理念和方法,不但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菜籽的产量也翻了一倍。2022年,高永元试种了50亩“菜油两用”的新品种,每亩采摘约300公斤菜薹后,还能再收获约200公斤菜籽,亩均增收1000元左右。如今,高永元家油菜年产值已逾50万元。

建始县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建立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小组,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绿色高产高效模式,加强油菜关键季节、关键时间、关键环节的技术示范和指导培训,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标、统一订单,统一管理”全程护航产业发展,油菜种植效益显著提升。

轮作模式让“冬闲田”变“丰收田”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进入农历五月,业州镇安乐井社区居民康才进忙得脚不沾地,组织人手将80亩油菜收割,又抢抓时节在地里种下毛豆。待到秋天,毛豆采收后,这片土地又将种上油菜,等待收获菜薹、菜籽……

康才进流转了80亩土地发展毛豆种植,土地原本每年要闲置半年,实行毛豆-油菜轮作后,四季无闲田,每亩年均增收上千元。

建始县以油菜轮作试点项目为引领,结合冬种油菜高质高效生产示范,采取“稻油轮作”“玉油轮作”“烟油轮作”等新模式,共实施油菜轮作试点项目2.5万亩,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

官店镇战场坝村租赁村民土地1000亩,开办村集体公司种植油菜,并撬动市场主体发展毛豆产业,两季作物错开种植,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的闲置土地有了收益,千余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就业岗位。长梁镇双河村在400亩高标准示范农田基地实行稻油轮作,稻谷产量每亩600公斤以上,油菜产量每亩200公斤左右……“冬闲田”变成“丰收田”,实现了耕地轮作与保障粮油供给的良好互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建始县“菜油两用”应用模式得到中国农科院高度肯定。

“花经济”推动农旅融合

安乐井社区距离建始县城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2021年起,华中农业大学驻社区工作队和社区“两委”多方动员,在社区发展起1000亩普通油菜和200亩七彩油菜,打造油菜花海吸引人流。花开时节,安乐井社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社区居民马超原本常年在外做工程生意,看到家乡人气旺了起来,2022年决定回乡创业,利用自家的三层小楼做农家乐和民宿生意。

春天来临,社区种植的油菜花迎风绽放,游人如候鸟如约而至,马超的农家乐生意火爆,油菜花开的月份每天营业额达8000多元。

尝到了甜头,马超有了更多谋划:把住宿的房间进行升级打造,在后山修建游步道;打造钓场丰富活动项目……他还主动做起周边邻居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种油菜,一起做农家乐生意。如今已有三户人家着手改造自家房屋,摩拳擦掌准备搭乘农旅融合发展的东风。

用“美丽经济”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建始县在业州镇城区周边,长梁镇、茅田乡、龙坪乡沿209国道一线,三高公路至青里坝、河水坪沿线,花坪镇、清江两岸及官店镇重点连片打造5条油菜花旅游观光经济带,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3月,景阳镇油菜花海作为“省内赏花旅游值得去的目的地”之一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向广大游客推荐。

“一条龙”服务培育龙头企业

高坪镇黄口坝村,建始县伯尚粮油有限公司在夏日迎来生产高峰期。车间一头,黑油油的菜籽随着传送带缓缓上升;另一头,或棕红、或金黄的菜籽油源源不断流出,满室生香。

伯尚公司创始人侯著碧是远近闻名的采油加工老工匠,从事粮油加工近50年,为公司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为了完善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建始县将伯尚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条龙”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帮助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伯尚公司原有的加工理念和方式落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2021年下半年,伯尚公司被“叫停”生产。华中农业大学协助伯尚粮油提档升级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政府部门指导伯尚公司对加工场地进行规范性改造,上门服务进行“三品一标”、商标注册、富硒品牌等方面的申报、认证,升级打造品牌,推动企业向现代化生产企业迈进。

2022年夏天,伯尚公司改造一新的加工车间轰轰隆隆再次上马。华中农业大学率先订购5万斤产品,同时积极为企业联系市场销售渠道。建始县为企业对接“832”平台、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将生产的优质粮油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伯尚公司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一跃成为规上企业,成为全县油菜产业发展的一块“压舱石”。

建始县着力培育一批菜籽油、油菜薹加工、销售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实现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种植大户、农场专业大户示范带动农户联合生产经营增加收益。同时指导建强品牌,统一打造公用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建始县共有菜籽油加工规上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两家企业从事油菜薹精深加工销售,每年对外销售油菜薹万余吨。

来源: 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