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英山:“遇见毕昇”无处不在 文旅融合逐梦诗和远方

长江云新闻  2024-05-03 10:30:23
分享到:

英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昇的故里,当地在多彩旅游路建设过程中,深度挖掘毕昇文化内涵,打造独一无二的毕昇IP,通过研发系列文化小剧、文创产品,让沉睡千年的毕昇“活”过来、“火”起来。

在毕昇纪念园里,新编文化小剧《遇见毕昇》正在演出。《遇见毕昇》讲述了毕昇与夫人李妙音经媒婆介绍,从相识到相恋、发明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的过程。这部戏从剧本到演员,都来自县黄梅戏剧团,还用了穿越手法,植入了非遗英山缠花和科目三舞蹈,古今结合令人忍俊不禁。

黄冈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曹立刚:毕昇是英山最靓丽的一块金字招牌。我们通过建设毕昇纪念园,打造毕昇系列文化小剧,来丰富毕昇游的内涵。”

为了擦亮毕昇IP,英山不断做活毕昇文章。去年4月,随着毕昇纪念园开园,大型情景剧《千年之约英山会》,用声光电技术演绎毕昇、苏东坡跨时空相遇的佳话,成为夜游精品。今年,当地又一口气创排了《遇见毕昇》《寻找毕昇》《大工匠毕昇》3部文化小剧,让游客随时随地“遇见毕昇”。

黄冈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副团长 曹立刚:我们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在一河两岸举行的千年会演出的当天,县城几万老百姓都前来围观。”

毕昇形象不只是在纪念园和文化小剧中“看得见、摸得着”,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精美的文创产品中。

黄冈英山县毕昇纪念园讲解员 王漫:这里是我们的一些文创产品,在其他景区可能买不到。比如,我们的英山的五福,毕昇纪念园的拼图,英山的缠花,以及活字印刷套盒。”

在英山茶叶谷的层层梯田中,茶园满眼翠绿,木屋民宿点缀其间。游客在园中行走,不仅可能遇见汉服秀,还可能会遇见毕昇和他领衔的“全明星团队”。

黄冈英山县图书馆馆长 韩成业:‘英山五福’第一个是温小泉,英山是温泉之乡;第二个是茶小仙,英山茶叶;第三个是毕昇; 第四个是活小字;第五个是森小氧,它主要是代表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这个产品将英山的名人文化、地标优品融合在一起。”

位于雷家店镇的金雷旅游驿站,是英山茶文旅融合的代表。驿站不仅串联起了东河百里秀一条线的沙秀、石秀、水秀、风秀等景点,还通过茶叶包装升级,巧妙将毕昇、皋垚、英布、苏轼等名人文化和茶文化进行融合。走进驿站后,游客可以免费喝茶,也可以了解英山云雾茶文化,体验手工制茶。

在童玩谷生态园,省级非遗传承人王贤臣的戏班子唱起了采茶戏《报花名》。英山采茶戏独白、唱腔采用英山方言,语言朴实接地气。一场戏听下来,能增长不少农事知识。最近,这里还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听采茶戏、吃英山美食、体验活字印刷的魅力,既补齐了当地文旅产品供应链上的一块短板,也让这里的旅游产品更具地方特色。

黄冈英山县童玩谷生态园园区总经理 吴小江:每年接待游客大约3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接待的群体主要是中小学生,以及青年情侣,还有亲子家庭。”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郑聪 周航川

通讯员 段文

英山台 徐伟 刘聪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