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唯一!88年出生的他拿下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长江云新闻  2024-04-29 15:56:58
分享到:

4月29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公布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名单,全国共评选出30名个人、20个集体。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海帆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湖北唯一获得奖章的个人,这也是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勇攀高峰:

32岁攻克5G通信“世界性难题”

超过6亿人因此受益

翻开尹海帆的履历会发现,今年刚刚36岁的他,人生仿佛“开了挂”:2008年,获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09年,获IEEE国际未来能源挑战赛全球前三名;2021年,获中国工程院创新潜力奖全国冠军;申请的欧盟、美国、中国发明专利已达20项以上;发表在领域顶级期刊IEEE JSAC上的一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连续多年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1000次,Massive MIMO提出者、IEEE三大协会主席、欧美多位院士等多次引用并高度评价;32岁时,攻克5G通信高速数据传输的“世界性难题”,超过6亿人受益……

时间回到2019年,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尹海帆,面临着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压力,通宵达旦备课、废寝忘食研究是他的家常便饭。那一年,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我国的5G技术研究正如火如荼。

以高吞吐率、高可靠性、低延时、海量连接为特点的5G技术,是当时新一代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引领性技术,但当时的5G技术远没有今天这样成熟。

如果你曾在高铁上用手机5G信号上过网,那么你一定深有体会:高铁一路疾驰,5G网络却龟速传输。这又是为什么呢?

尹海帆解释说,这是因为当用户的运动速度达到或超过30km/h时,5G网络的性能会下降50%甚至80%。该问题主要源于无线信道信息在移动环境中更难以获取并且很快过时,移动性问题一度成为阻碍5G高速数据传输的最大痛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业界曾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但始终无法将移动性问题有效解决。因此,这个困扰着国内外通信企业的世界性难题,也被称为5G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越难啃的骨头,越是要下硬功夫。经过了两年的技术攻关,我们终于在杂乱无章的无线信道中找到了规律性的变化,破解了无线信道高维结构的密码,终于打破了5G的‘移动性诅咒’,让5G手机在移动环境下不掉速。”2020年,尹海帆团队的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重大学术进展”,这项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国内5G基站。

随着5G通信核心技术“移动性诅咒”这一世界性难题被尹海帆攻克,现如今的我们再乘坐高铁时,再也不用担心手机信号的问题了。

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做科研时,尹海帆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践行者。他坦言,学术研究的艰辛曲折,是每名科研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过程。而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则应是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毕生之追求。

科研启蒙:

制作导盲机器人坚定科技向善

17岁站上国家级领奖台

其实,早在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读本科期间,尹海帆就已经站上了国家级领奖台。

十九年前,尹海帆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创新中心参加了一个导盲机器人项目,他凭借自己设计出的帮助视障人士出行的智能设备,一举获得了Intel杯嵌入式竞赛全国一等奖,“那是我第一次站上国家级领奖台。我深刻意识到技术可以服务社会,那次竞赛也成了我科研之路的起源。”回忆起自己的科研启蒙之路,尹海帆历历在目。

有了本科期间积累的信心、兴趣和动手能力,在研究生期间,尹海帆目标明确地投身到了无线通信领域。

2015年,从法国巴黎高科电信学院博士毕业后,尹海帆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担任高级预研工程师一职,在此期间,他不仅参与了物联网芯片研发,还参与了华为的5G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然而,我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教师,培养更多优秀的通信人才。”华为的高薪待遇并没有让尹海帆放弃教书育人的梦想,2019年,他主动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选择离开华为重返母校任教。

播撒种子:

多次带领学生拿下大奖

让“工科的未来们”锐意创新、自信阳光

“不管多么辛苦,有一件事我一直在坚持,那就是指导学生参加双创实践。指导他们备赛、陪伴他们夺冠。”5年来,尹海帆指导了50余名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他们一起聚焦业界的那些硬骨头,发现真问题、解决难问题;一起搭建原型样机、测试信号处理算法;一起打磨PPT、一起路演、模拟问辩,一起参加培训300多场。

当老师时,尹海帆始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做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耕耘者。

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主体赛全国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各1项,并作为湖北省唯一作品入选大赛科技创新成果展,接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调研指导。“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我也很幸运能陪伴他们从不善言辞的工科男、工科女,成长为锐意创新、自信阳光的华科男、华科女。”尹海帆说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这让尹海帆倍感振奋。“我将继续致力于攻关‘卡脖子’技术,争做立德树人、学术科研的青年先锋,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位人民教师、一个新时代青年,尹海帆勇担科技主战场的责任与使命,聚焦国之所需,助力学生成长,让科创报国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让科研成果运用在祖国大地上。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文杰 肖雅雯)

责任编辑 张文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