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襄城区:新质生产力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长江云新闻  2024-04-20 21:42:17
分享到:

海智工作站 含“新”量十足

近年来,襄阳市襄城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要素赋能产业升级,积极推进设备更新和落后产能、技术淘汰,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在湖北荆洪生物,随着2023年襄阳市首个化工行业海智工作站的建立,一批含“新”量高的产品研发问世,一系列全新的产线破土动工。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智工作站副主任 吴玉峰:“目前我们研发了8类环氧类新材料的产品,我们主要针对产品的环氧当量色号、黏度,进行产品性能提升。”

环氧新材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外层涂料,以及航空航天低温润滑油,该类产品在国内市场常年被德国巴斯夫集团垄断。海智工作站成立后,荆洪生物瞄准这一尖端产品发起科研攻关。最终,研发取得重大突破,该类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德国公司被迫降价30%,并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智工作站副主任 吴玉峰:“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款产品目前得到了市场的青睐,我们的生产产能由原来的500吨,提升到2000吨每年。”

湖北荆洪生物海智工作站是由留学归来的中南民族大学胡小强教授、湖北文理学院吴玉峰教授以及东京大学杨泽堃博士共同组建的创新研发平台,旨在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我国生物农药和高分子材料相关产品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李江:“科研人才、工艺路线就直接决定了我们产品的产值,以及产品的质量,以及对市场的认可度。所以说科研人才对我们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关键。”

以产学研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湖北荆洪生物已有发明专利19项,海智工作站运行以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超800万元。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李江:“我们目前是新建了四条产品产线,有氟啶车间、环氧固化剂车间、特种(环氧)新材料车间,以及我们草酸二乙酯车间,预计到今年年底所有的车间能完全正式投产,我们预计产值未来是可以突破15个亿。”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智工作站副主任 吴玉峰:“接下来我们海智工作站的重点研发任务是环氧类树脂的环氧当量,以及黏度方面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个方面是低毒生物农药的研发,这两类产品在市场上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襄城区持续加强科创平台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大力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与院士(专家)开展项目合作21个,申请专利308个。

襄阳市襄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罗雯:“经开区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树立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分类施策、差异化管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通过政策倾斜支持其发展壮大,提升行业地位。通过改善生产工艺等方式,推动其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专注高性能机电控制系统软硬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构建“以高铁为核心,以军品、民航为两翼”的业务体系,是国内极少数能实现特种机电系统完全自主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对企业自主研发的C919商务座椅电控系统的控制器进行调试。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郑晓斌:“它的特点第一就是具有高安全性,另一个就是它的国产化率可以达到100%。”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文龙:“我们充分考虑到一个安全性的问题,一个层面是产品的安全性,另一个安全性就是我们原来这个座椅的电控系统,都是依赖于国外进口,所以我们来做这个国产化替代,这种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经过多年发展,湖北韵生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物资转运系统、客运动车组座椅机电系统等领域。公司拥有33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覆盖机电系统的结构、硬件、软件等,实现了产品链条的闭环。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文龙:“从2015年开始做高铁的伺服系统,取代了国外进口,然后我们在2023年,是将这项高铁的座椅伺服系统技术,应用到C919的商务舱座椅电控系统研发。预计在2024年9月份通过试航认证。”

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襄城区拿出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使得企业从单打独斗变为“政企”双向奔赴。

湖北韵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文龙:“公司的研发项目都有隆中人才(计划)支持的背景,我们经过了三轮总金额250万的经费支持。”

襄阳市襄城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蔡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申报服务机制,形成发现一批、服务一批、推出一批、认定一批的培育链条。同时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优中选优,筛选出培育名单。联合科技服务机构,一对一辅导申报。截至目前,我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27家,较上年增长35.1%。”

襄阳首家人才驿站 引才留才“第一站”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襄城区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围绕解决求职人才居住“第一公里”问题,在全市率先建成并启用襄城区人才驿站,为来襄人才提供免费住宿、岗位推送、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倪星宇是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生,打算来襄阳发展。听说襄城有人才驿站可以提供免费住宿,倪星宇在网上提交了申请资料,不到5分钟,审核通过,很快就有专人前来对接。

襄阳市襄城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专员 向淑瑶:“驿站内不仅设置有温馨的人才主题房间,还配备了餐饮洗衣、办公文印、多媒体展示等基础设施,倾力为来襄城的人才,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生活体验。”

青年人才来襄城就业创业,只需在平台提交申请资料,审核通过后,就可以享受为期3天的免费住宿,并且每人每年可享受4次。

东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 倪星宇:“人才驿站这边还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和企业对接的机会,方便我们短时间内找到心仪的工作。通过入住咱们襄城区的人才驿站,给我的整个体验非常好,让我觉得襄城是一个值得我居住,值得我去工作的一个地方。”

襄阳市襄城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专员 向淑瑶:“为来襄城的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保障、项目申报、联谊交友等城市融入服务,让人才能够感受到襄阳的热情,从而留在我们的襄阳。”

围绕来襄青年人才生活交友、城市融入等需求,襄城区还将持续推进各类功能型人才驿站建设,积极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

襄阳市襄城区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 向晨琛:“截止目前,我区人才驿站已累计为700余名来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酒店住宿、惠才政策咨询、才企信息交流、就业创业指导、本土生活融入等‘一站式’服务。”

襄城区通过一系列服务人才、安居乐业的“暖举措”,打造尊贤重才的“软环境”。在2023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的考核中,襄城区排名全市第一。

襄阳市襄城区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 向晨琛:“下一步,我区将围绕打造‘尊才之襄 成才之城’城市名片,以人才驿站为切口,整合多方力量,为来襄青年人才提供就业、安居、医疗、教育等全周期服务,解决人才来襄‘后顾之忧’,让他们‘前程无忧’,为我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近悦远来’的优生态。”

襄城区不断强化科创人才智力支撑,制定出台“1+N”人才政策体系,选派58名“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首席技术专家”与重点企业达成合作。截至目前,襄城区累计助力21个企业人才项目入选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共获资助1550万元,为襄城区重点企业借智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

襄阳市襄城区委书记 周俊明:“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我们传统产业的‘含新量’。不断壮大扩大我们新兴产业的规模,强化新兴产业的‘集聚力’。同时我们持续加强科创平台的建设,强化科创人才的智力支撑,将我们的科技人才带到产业的一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力引擎,奋力争当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襄阳台 解家卫

通讯员 曾忠保 唐姗姗 欧阳纯朴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