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 | 荆门:立足特色农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荆门市深耕农业强市战略,以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一棵菜“六个一”工程为抓手,持续擦亮“中国农谷”金字招牌,奋力答好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农业答卷”。
荆门是农业大市,用全省6%的国土面积,贡献了11%的粮食、13%的油菜籽。主要农产品量大质优,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5772元,居全省第三。
荆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胡志强:“我们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万亩,总产58亿斤以上,守护好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确保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落实725万亩的耕地保护任务。”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荆门推进种业创新,桥米“洋西早”品种独有,“高油酸油菜籽”制种优良,建有国内首个“高端种猪克隆示范基地”,自主培育“东宝黑头羊”新品种。荆门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3.7%,位居全省前列,将进一步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的短板,提高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机收减损水平,提高粮食烘干能力。聚焦“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农业生产托管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产业链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广阔的大市场,荆门围绕“六个一”产业开展精深加工,育有国宝桥米、民峰油脂、洪森集团等8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2。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油菜的产业化开发。
荆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胡志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重点产业,打造百亿级全产业链。一是强龙头 ,引领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二是延链条,打造稻米、油菜等6条百亿级农业全产业链。三是创品牌 ,我们将在‘荆品名门’公用品牌的架构之下,培育‘京山桥米’ ‘高油酸菜籽油’ ‘荆门风干鸡’等特色区域公用品牌。”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毕然 彭瀚
荆门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