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游荆楚 | 玉带河上第一桥——保寿桥

长江云新闻  2024-01-31 13:23:53
分享到:

武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后自汉口开埠以来,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的大街小巷,犹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黄鹤楼、鹦鹉洲、螃蟹岬……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千年沧桑;花楼街、江汉路、大兴路……尽显老汉口的百年繁华。

漫步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仿佛穿越时空,游走在那个比肩上海的“东方芝加哥”。《云游荆楚》精选武汉几十处具有代表性的地名,通过它们的一砖一瓦,讲述老武汉的风雨变迁。本期介绍《玉带河上第一桥——保寿桥》。

↑点击音频收听↑

在武汉市新安街保寿巷有一条保寿桥。

石桥栏杆古朴简约,刻有“保寿硚”三个楷书大字,十分醒目。桥身是由八块长条麻石组成,因用的是石材,故将木字旁的“桥”改写为石字旁的“硚”,后来也就有了“硚口”这个名称。

保寿桥历史悠久,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由山陕会馆商人出资所建。那时,汉口是清代“四大名镇”之一,据说当年的玉带河还连通黄孝河,能一直通到汉口的后湖府河,两岸垂柳青青,商贸繁荣,茶市、酒楼、鳞次栉比,河面帆樯林立,景致不亚于江南秦淮河。

当时玉带河上曾有 30 多座桥,但如今,六渡桥、广益桥等众多的桥早已不见踪影,只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个个桥名,而保寿桥成为了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桥。

20世纪 90年代,老的玉带河河道逐渐废弃填平建起了住房,保寿桥所在的汉正街一带更是寸土寸金,周边房子越盖越多,保寿桥也一度被埋入地下,这里成了“保寿巷”,也就是闻名遐迩的老鼠街。          

2016年,中山大道银丰片旧城改造,古桥又重见天日,当时施工方为避免保寿桥在新建筑施工时被损伤,保护工程采取整体平移再迁回原位的方式进行。

2018年8月25日,这座汉口地区现存的最古老石桥经过修缮后,迁回原址,扎根在汉正街新开业的云尚·武汉国际时尚中心。

保寿桥留了下来,也将历史与文化存留了下来。它是硚口地名的实物见证,也见证着武汉商业的不断发展。

(来源 老年天地 文稿、播讲 何山 编辑 孙曼莉)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