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荆门 | 荆门两会观察:今年迈入高铁时代
荆门两会观察:今年迈入高铁时代
目前,荆门是湖北省市州中唯一没有开通高铁和动车的城市。今年荆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荆荆高铁年内通车,荆门即将迈入高铁时代。
1月10日,荆门《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4年荆门将迎来区位优势重塑期,荆荆高 铁年内通车,高铁新城初具雏形,荆门即将迈入高铁时代;随着宜荆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在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荆门市“中部之中”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荆门市人大代表 荆门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孙军:“高铁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通车后不仅让市民出行更方便,拉近了诗和远方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能带动外出人口的回流,促进荆门文化旅游的发展、数字经济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提量提质。”
高铁承载着荆门人民的梦想和期盼。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荆荆高铁于2020年9月16日开工建设,武荆宜高铁2021年9月25日开工建设,襄荆高铁于2022年9月28日开工建设,三条高铁正加快建设,呈“才”字交叉在荆门西站共站。
中铁十一局荆荆铁路1标段工程项目部部长 王建飞:“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下部结构的施工,现在转入线上无砟轨道的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80%,预计今年3月底,完成所有无砟轨道的施工。”
目前,最先开工的荆荆高铁已完成全线架梁,全面转入“四电”及无砟轨道铺设等线上施工。武荆宜高铁已完成95%的架梁工程,荆门境内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铺轨基地建设已完工,“三电”及管线迁改已全部完成。襄荆高铁正在进行9座隧道开工建设,全线首榀梁在荆门境内率先开架。1月6日,高铁荆门西站已完成钢结构网架成功提升。
中铁建工集团沪渝蓉高铁武宜段站房二标项目党支部书记 李瑞东:“站房的所有主体工程已经做完了,过了春节之后,我们将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荆荆铁路预计2024年底建成通车,武荆宜高铁计划2025年9月建成通车,襄荆高铁计划2026年4月建成通车。随着三条高铁陆续建成通车,荆门将一跃成为国家快速铁路客运大干线的节点城市和全省重要铁路枢纽城市。
荆门市政协委员、荆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唐定勇:“为荆门构建‘荆楚新门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带来重大机遇,荆门的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要素流通更加顺畅、区位交流合作更加便捷。”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 沙洋:坚持“四下基层”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荆门沙洋县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实实在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沙洋县马良镇的襄河渡口每天有400多人、四五十辆车通过,过去渡口设施陈旧、周围环境差。针对收集到的问题,沙洋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10月开工对渡口及周边环境实施提档升级改造,维修人、车两处渡口,新建一个候船室、硬化场地1628平方米、绿化工程3965平方米、建设渡口文化长廊853平方米,12月竣工。不仅改善了襄河渡口渡运基础设施,还挖掘了渡运文化,为群众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渡运服务。
荆门沙洋县港航建设维护中心主任 罗承云:“我们和马良镇襄河村以及渡口运营人,共同谋划,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对襄河渡口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了渡口周边的安全防护措施,结合我们马良渡口的悠久的渡口文化,进行了文化的展示。”
荆门沙洋县马良镇襄河村村民 朱素云:“以前周边环境相当是恶劣,现在都是花花草草,相当漂亮,码头上船的这个设施都已经加固或者改建,不管是人员和车辆上船都比较安全了。”
沙洋县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紧盯群众生产生活难点堵点问题,完成高阳镇吕集村、沙洋镇闸口村黑臭水体专项治理;加快“美丽湾组”建设,为131个湾组增添文体设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聚焦“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朝夕守护之家”38家、“幸福里食堂”54个。全县新打造共同缔造示范点71个,谋划共同缔造项目446个。沙洋镇新河社区的工农街片区地处汉江围堤边,共有居民262户654人,老城区基础设施陈旧,三无小区多,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社区结合“群众点单”情况,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集中改造污水管网57米,硬化道路600米,修建化粪池1个,新建晾晒场地220平方米,修建停车位15个,架设路灯36盏,居民生活环境大幅提升。
荆门沙洋县新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 王晨辰:“针对收集的民生实事清单,新河社区通过召开湾组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建议,帮助群众解决污水难排、道路难行、无路灯、无停车位等问题,辖区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焕然一新。”
荆门沙洋县新河社区工农街居民 陈子卿:“一下雨基本上就不能走路了,现在路好了,灯亮了,环境美了,我们心情相当愉悦。”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荆门沙洋县通过以讲促学,推动以学促干,开展 “平湖大讲堂·我学习我来讲我来干”活动,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分批上台谈学习体会、短板不足和工作思路,以晾晒比拼促比学赶超。全县2336名党员干部累计收集问题1628个,建立“县领导领办、党组织统办、党员自办”工作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学习身边榜样”活动,推进1446个问题得到解决。
荆门沙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万天松:“今后,我们工作重点,还是要按照我们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的要求,进行清单化的管理,将我们为群众办实事,一直贯彻落实好,坚持下去,通过主题教育的开展,让群众能够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变化。”
爱鸟护线 和谐共生
隆冬时节,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启动 “爱鸟护线迎新年,绿色荆电志愿行”活动,在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的同时,爱鸟护鸟,化“鸟线矛盾”为“鸟线和谐”。
在钟祥市洪山寺水库,雾气缭绕,宛若仙境,高大铁塔若隐若现,一群鸟儿在水边惬意觅食。绿水,青山,候鸟,还有一群“鄂电红马甲”和爱鸟人士,共同见证“鄂电红马甲”爱鸟护线志愿服务项目启动。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团委书记 刘倩玉:“我们在这里设置了荆门供电公司的1号观鸟点,这个点可以为我们观察鸟类栖息和生活捕食的规律提供一个参考。”
在掇刀区麻城镇龙井村,输电巡检人员正在220千伏牌官线56号铁塔附近进行线路巡视,对输电铁塔上的鸟类活动情况进行观测记录。由于鸟类习惯在输电铁塔上筑巢繁衍,其筑巢、排便等活动有可能引发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电网运行安全,同时也会对鸟类自身安全产生威胁。为了化“鸟线矛盾”为“鸟线和谐”,国网荆门供电公司从2019年开始规划安装各类护鸟装置,针对不同 鸟类活动栖息特点,在铁塔安装护鸟挡板、仿真智能护鸟装置等。
国网荆门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室主任 邓德慧:“我们已经在荆门境内220千伏,3000多基杆塔上安装了护鸟挡板,护鸟挡板的作用主要就是:防止鸟类在干塔上停歇的时候,造成线路跳闸。”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还从候鸟观测、候鸟安家、巡护救助、服务驿站、宣教科普等六个方面发力,绘制全域鸟线分布保护图,实施全电压等级生态护鸟计划;统筹应用人工、无人机及可视化监控的“立体巡检”网络,建立10个护鸟观测点,在线路和候鸟迁徙通道重叠区域,实施野外巡护、候鸟护飞等联合巡护救助行动,开展爱鸟护线爱心志愿宣教活动,让“爱鸟护线”成为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团委书记 刘倩玉:“我们还将通过鸟类的一些安家工程,动态地来更新鸟类防护和观测的一个网络,来进一步地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实现爱鸟和护线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毕然
荆门台 蒋子龙
沙洋台 通讯员 蔡代明 朱秀晖 方圆
荆门台 纪小红 杜悠民 通讯员 李翊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