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门屈家岭遗址发现距今5100年史前水利系统

长江云新闻  2023-12-05 20:26:54
分享到:


昨天(12月4日),荆门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专家现场会公布了系列重要考古新发现。屈家岭遗址新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系统,距今约5100年至4900年,为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水利设施之一。

在屈家岭遗址新发现的多组史前水利系统中,熊家岭水利系统规模庞大,由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现存坝顶高约2米、宽约13米,坝底宽约27米,南北长约180米。水坝东侧为蓄水区,西侧为灌溉区,溢洪道位于蓄水区的北部缺口处,呈南高北低的走势,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科学建设理念。为何会在此地多次多处修建水利系统?眼前这张高程模型图给出了答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主任、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陶洋:“颜色发紫的红的海拔是比较高的,像绿色蓝色整个海拔比较低的,这个时候整个治水的理念思路已经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被动去防水转变为主动控水。”

据现场发掘显示,熊家岭水坝可分为早晚两期,晚期坝是在早期坝的基础上加高加宽扩建而成。早期坝的宽度为10.2米,晚期坝的宽度26.6米。早晚两期坝体的局部位置显示出因拍打、夯实而形成的“痕迹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主任、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队长陶洋:“湖北本身就是江汉平原,河网比较密集,史前的屈家岭先民是没有办法实现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的,所以我们认为还是会有一些蓄水的设施,一直有意地在去找史前的水利设施。”

为探索江汉平原史前治水模式,2020年,考古人员开启了寻坝工作,通过早期卫星影像以及周边水利系统要素的勘探,目前已确定熊家岭、郑畈两处史前水坝,并历时8个月完成熊家岭水坝东西向剖面的解剖清理工作。专家介绍,除了坝体,根据出土碎陶片测年数据表明,晚期坝的年代范围距今约4900年至4800年,早期坝的年代范围距今约5100年至4900年,是长江中游迄今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确实是长江中游体系也有水利系统、水控制体系,它更多是灌溉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农业的经济命脉,我们怎么来体现生产力在屈家岭这个阶段有了巨大的飞跃,我们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证据,就是水利技术。”

当日还公布了多项考古新发现。其中,距今约5500年至5100年的油子岭文化聚落范围有105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面积最大的聚落,已确认水利系统、墓葬区、居住区和陶器生产区等。一系列最新考古发现,为考察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证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雅讲席教授赵辉:“我们在遗址的差不多最高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大型宫殿式的建筑,建筑技术还相当之高级,屈家岭遗址所反映的社会其实是一个相当高级的社会,它是一个江汉地区的史前文明。”

(长江云新闻记者 赵黎黎 杨岚 王磊)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