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这次来湖北和之前有何不同?
大家都知道了吧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来湖北了
昨天(10月14日)
汪洋出席了在黄冈召开的“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
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2月份汪洋来湖北后直奔十堰,当时是为了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点击回顾《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何再次来湖北?谜底在这里!》
去年以来,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光彩会在全国开展了“万企帮万村”行动,已有2200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投资项目、安置就业等多种形式,与21000多个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实现了脱贫与企业发展双赢。
此次再来湖北调研扶贫工作,汪洋先后到罗田县燕窝垸村、胡家河村了解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情况,与企业家、合作社牵头人、贫困群众共同探讨脱贫致富路子。
▲汪洋在燕儿谷调研扶贫工作
▲汪洋在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调研扶贫工作
目前,“万企帮万村”行动已取得显著成绩。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汪洋是这么说的: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将‘万企帮万村’行动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同部署、同落实,形成脱贫攻坚合力。要落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支持力度,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将‘万企帮万村’行动推向深入。”
2015年10月17日,也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万企帮万村”行动正式启动。这一年多来,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地的“万企帮万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
湖北面向全省铺开“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目前,已实施523个帮扶项目,与133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千企帮千村”在湖北风生水起。
“千企帮千村”行动以民营企业和商会为帮扶方,以各地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村企签约共建”为主要形式,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这场攻坚战中,也出现了很多致富的“湖北模式”。
比如,湖北省工商联提出了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专业合作组织帮扶工程、创业就业促进工程、金融扶贫创新工程、“互联网+扶贫”工程、“光彩能人”引领工程、“光彩助力”公益行动、“光彩圆梦”公益行动、“楚商回归”扶贫行动等九大载体,指导民营企业在帮扶方式上精准对接。
另外,湖北省工商联还将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三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重点抓在手上,采取“一线工作法”进行示范,打造统一战线精准扶贫示范点。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等组成联合调研组,组织民营企业和商会代表到长阳、罗田、蕲春、红安等贫困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与企业家、贫困村和贫困户充分沟通交流,共同协商帮扶工作思路和形式。在长阳,进行了产业帮扶签约和公益项目捐赠,特色种养加、文化旅游等一批帮扶项目落户长阳,企业现场举牌捐赠600万元。在大别山区,省工商联配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推出了一批精准扶贫的先进典型和有效做法。
恩施鹤峰鑫农公司木耳山茶叶基地
鄂州天之润幕阜生态农业基地
襄阳民企与茶农签订鲜叶订单合同
全省“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长阳座谈会捐助场景
上海浙江青年企业家协会走进湖北开展“光彩事业精准扶贫行”活动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强调要健全机制,打好“组合拳”,形成合力,对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配套支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现将有关政策措施摘录如下。
完善市场主体参与扶贫开发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做精“千企帮千村”工程,以“村企”共建为平台,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优势,到重点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技能培训、捐资助贫,确保建档立卡确定的4821个贫困村均有企业结对帮扶。
——《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的通知》(鄂办发〔2015〕28号)
建立市场主体、合作组织与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产业扶贫资金可通过量化作为贫困户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股份,贫困户可享受分红、打工、技术指导、产业回购等多种收益,对该类经营主体可给予资金、贷款贴息等支持。推广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的生产经营和收益分红。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
企业用于扶贫开发事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其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税务部门应当简化办事程序,依法及时办理有关减免税手续。捐赠人定向捐赠的,受赠人和使用人应按照捐赠人意愿安排捐赠财产。
——《湖北省社会扶贫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到2019年力争全省扶贫小额信贷规模累计达到300亿元以上。实现“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无抵押、全贴息”信用贷款全覆盖。主要用于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家庭简单加工业、家庭旅游业、购置小型农机具,以及参与当地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投资等增收创收项目。
——《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创新扶贫小额贷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建立与扶持政策挂钩的带动增收责任机制,通过订单采购、委托包干、购买服务协议等方式,建立贫困农户与市场主体共同开发的利益联结关系,使市场主体与扶贫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
——《省工业厅 省林业厅 省旅游局 省扶贫办关于开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
来源:中国政府网、湖北新闻、湖北日报、荆楚统战等网络综合
本文编辑:孙甜甜
(责任编辑 彭云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