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十年前的学生,如今成了我的同事

  2023-10-21 11:50:55
分享到:

10月20日,“2023东湖论坛”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论坛邀请了多位科普、科创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学者。

东湖论坛主论坛现场,英雄航天员、国家科普大使王亚平作了题为《太空课堂 放飞科学梦想》的报告,分享了她的飞天故事,重点通过太空授课的亲身经历,同与会人员一道感受科技发展对航天事业提供的强大动力。

小小陀螺见证太空授课发展

报告伊始,王亚平分享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资料视频,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发展以及天宫课堂。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王亚平分享,那时的自己刚从军校毕业两年。

“发射当天我是和队友一起在电视机前观看,那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们中国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就在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想。”王亚平说。令她没想到的是,10年后,当年那个电视机前的年轻观众竟然也飞上太空。2013,王亚平也从一名飞行员成长为一名航天员,并在当年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太空授课。


王亚平分享现场

作为中国首位天空教师,太空授课让王亚平深刻体会到中国空间站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持续助力。今年9月2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中国空间站开展了“天宫课堂”第四次授课。王亚平被邀请到央视演播厅,和观众们一起现场观看并做讲解,当时王亚平将在神舟十号首次授课的教材——陀螺带到了现场。

20日,王亚平也将陀螺带到了东湖论坛现场。“这个陀螺对我来说意义深刻,陪伴了我10年,我的两次飞行,三次太空授课,见证着我的飞天经历,太空授课的发展,陪伴着一代青少年成长。”王亚平分享道。

他们从听课学生成长为航天人

谈起首次太空授课,王亚平分享了背后的故事,他们和科学家一起制定脚本、道具选择,经历了200多个小时的地面训练,做了几十种异常情况应对预案,最终呈现出了精彩纷呈、奇妙无穷的完美一课。“太空授课当天,当我在耳机里听到同学们开心和惊讶的笑声,听到课堂里爆发出的雷鸣掌声,我体会到了作为太空老师的幸福。”王亚平说。

到目前为止,王亚平已3次登上天宫课堂给孩子们授课,每次都是全球直播,全网总点击量超30亿。从神舟十号到神舟十三号,从天宫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三次太空授课,不仅是中国教育和航天科技的创新融合,更是对提升青少年航天科技素养具有战略意义。

太空授课后,王亚平收到很多学生的来信。东湖论坛现场,她分享了一封特殊的来信,那是她在2019年收到的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王楠写来的信——“六年前,您在天宫一号里给还是高中生的我,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梦想的种子一旦播种下去,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结出丰硕的果实。神舟十号时,王楠是坐在教室里听王亚平讲课的学生。神舟十三号任务时,王楠已成长为一名航天人,和王亚平一起并肩作战。


王亚平和英山县金铺中学学生交流

在王亚平所在的航天员中心,也有好几名曾经坐在教室听过王亚平课的学生,如今也成了她的同事。“当年种下的一颗颗梦想的种子,如今都已开花结果,这就是天空授课的意义所在。”王亚平说。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进行授课,湖北英山县金铺中学有幸连线,全校640名师生同步进行了相关实验。王亚平老师来自太空的物理课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物理、研究天文的兴趣,更是对这所以科普为特色的农村中学的鼓励。

在东论论坛“百名院士进百校”启动仪式上,金铺中学的代表们有幸与多位院士面对面交流,听取了他们对科普教育的热情洋溢的讲话,在得知能见到太空教师王亚平后,学生代表激动地连夜写下书信送给王亚平。


活动现场

“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2030年,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将实施,中国人的脚步将迈上月球,深空探测指日可待,中国航天未来可期!”大会现场,王亚平谈到,自己愿跟随航天事业的发展步伐,为更多的孩子根植梦想,做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太空老师,传播知识、播种梦想的“种梦人”。

通讯员 吴勇杰 丘剑山

编辑:胡明畅

编审:齐鸣  刘晓蕾  胡梦泉


责任编辑 胡明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