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襄州:秋粮成熟晒丰收

2023-09-21 21:25:22 长江云新闻
分享到:

亩产680.03公斤!襄阳高油酸早熟花生破长江流域纪录

襄阳市襄州区作为农业大区、全国粮食生产大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花生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成为湖北省花生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为集中、机械化程度最高、产业发展链条最为齐全的优势产区。最近,当地高油酸早熟花生喜获丰收,最高亩产达680.03公斤,破长江流域和湖北省高产纪录。

9月10日,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相关专家,在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金营村,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540亩高油酸早熟花生新品种“中花 215 ”进行实产测收。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主任 雷永:古驿镇和双沟镇三个点进行测产,其中有一个点的测产,已经突破了680公斤的亩产加果,今年一个是我们技术运用到位,第二个就是今年的气候比较好,降雨间隔、晴雨间隔,有利于花生的生长,680公斤的亩产也创造了我们长江流域和湖北省的高产纪录。

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南园村村民 刘万成:这花生种得秧肥、叶肥、子饱满, 比以前的花生白漂(亮)些,虫害比以前要强多了,一般的花生拔出来是光溜的,它没有真菌疙瘩,现在拔出来了有真菌疙瘩,一亩地要增产200多斤到300斤,一亩地多收入千把块钱。

村民说的这个带有“真菌疙瘩”的高油酸花生,就是运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发的“花生控毒固氮提质增产关键技术”,该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花生的减肥、增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培武:一个是提质、固氮、增产、增效、增加安全性,另外从生产上使用来看,不但可以提高花生产品的质量,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花生的品质,所以对于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对于保障我们国家油料安全,它的发展潜力、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此次花生种植还采用了ARC菌剂绿色防控技术,不但有效地防控黄曲霉素,而且可以促进花生根瘤的生长,有效通过根瘤固氮提供肥力,提高生产效率。

襄阳市襄州区金太阳土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马理:我们金太阳合作社种花生第一年,300亩使用ARC菌剂,每亩增产120斤,第二年我们种了1000亩花生用ARC菌剂,表现为苗肥、苗壮、不死苗。

目前,襄阳市襄州区已有20家合作社参与高油酸花生种植加ARC菌剂的推广应用,预计今年花生亩平产量350多公斤,平均每亩增收300多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培武:这个技术的特点,就是使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效益好,一亩地只要30块钱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概增产在20%左右。

三年来,襄州区借智借力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等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大力选育中花215、中花34、中花28等高油酸花生品种,集中推广机械化种植、控毒固氮、减肥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全力攻关高油酸花生提质增效。

襄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书记 王文建:我们举办培训班,举办技术讲座,到田间地头给老百姓手把手地给他讲,另外我们办高产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农民更多地参与,来扩大高油酸花生品种的种植面积,2023年我们的推广高油酸花生面积达到了5万亩,2024年我们计划要推广到10万亩,2025年计划推广到20万亩,到2026年要实现30万亩的推广面积。

目前,襄阳市高油酸春播花生已全部收获,夏播花生即将迎来丰收。预计2023年,襄阳市5万亩高油酸早熟花生产量将突破4200万斤,实现增收2100万元。

1538.11公斤!“麦玉吨半粮”连续两年创新高

今年,“吨粮田”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突出矛盾,如何立足省情农情,挖掘现有耕地潜力、提高粮食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2021年,襄阳市襄州区在全省率先创建“麦玉吨半粮”示范区,一年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近日,示范区再次传来喜讯,“麦玉吨半粮”产量再创新高。

襄阳市农技中心经作站站长 赵耀:测产是888.21公斤,通过我们刚才实际扣除水分杂质以后,我们实际的亩产是867.11公斤。

9月15日,襄阳市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对襄州区程河镇孙岗村的“麦玉吨半粮”粮食超高产模式示范田夏播玉米进行实产测定。这次的玉米亩产867.11公斤,上一季小麦亩产671公斤,麦玉连作亩产达到1538.11公斤。这也是继去年以后,第二次实现了“麦玉吨半粮”的目标。

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孙岗村4组种粮大户 程兴胜:今年春上虽然是低温连阴雨 ,小麦搞了1300多斤,就目前秋季这个玉米长势,搞1700斤是松松有余的。

该示范片的玉米品种“黄金粮MY73”,是从全国前50强玉米种业中千里挑一的品种。该品种扎根深,耐旱、耐高温,引入襄阳后,连年刷新全省玉米单产纪录。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正高职高级农艺师 李有明:我们要做到良种跟良法配套,第一个就是密度,叫合理密植,我们提出的黄金粮MY73品种,最合理的密度应该在5000到5500株,第二点玉米是一个大躯大水大肥的作物,才能获得高产,所以我们提出了要配方肥、施足肥 。

而小麦则选择了本地品种“扶麦368”,抗倒伏,产量优势明显。有了“种子选手”,还要有配套的栽培技术:示范田里的小麦组,集成了精准播种、种肥同播、肥水综合调控等一系列高效栽培技术;玉米组则通过适当增加密度来提高产量。

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汪卫国:从2021年麦玉吨半粮高产示范技术,在全镇通过示范带动农户种植,我们推广通过良种良机良法配套,现在全镇的小麦产量加玉米产量,较三年前单产提高200到300公斤以上。

2023年,襄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307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1.666亿公斤。其中,襄阳市“麦玉吨半粮”示范区面积达2000亩。

襄阳市农技中心经作站站长 赵耀:我们襄阳市的玉米面积、单产、总产,在湖北省都是第一位的,明年想在我们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要达到十万亩以上。

稻谷飘香迎丰收 喜笑颜开收割忙

风吹稻浪遍地黄,又是一年收割忙。近日,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黄沟村的700多亩早稻迎来成熟季,为提高秋收效率,当地组织收割机械奔赴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抢收秋粮,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9月14日,在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黄沟村3组的水稻田里,3台联合收割机正来回穿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很快被收割机“吞”入“腹”中。

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黄沟村支部书记 张良习:目前我们村里今年种植了1700亩水稻,早稻700多亩,晚熟水稻900多亩,每亩大概产1500斤,每斤大概一块3毛8,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老百姓种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一到收获的季节,最抢手就是收割机了。

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黄沟村农机驾驶员 张良华:收粮从上午9点开始收,一直收到晚上7点钟左右,一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现在都是抢收的季节,一天一个机器割20多亩,一个小时割两亩多。

看在眼里的“好收成”,激发了农户抢收的热情,而已经抢收完毕的农户,则着急地想要将这份“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襄阳市襄州区永清大米加工厂负责人 王敏:“今年稻谷收购情况也还可以,每天能收二三十万斤左右,今年的品质也还好,稻谷价钱也还好,老百姓也卖得积极。”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毫不松懈抓好粮食安全,全力当好国家的“粮仓”。截至目前,玉米已收获50%以上,花生已收获30%以上,大豆已基本收获入仓。下一步,当地将及时科学调度、抢收抢种,调度1万台收割机、2万台拖拉机备战秋收秋播,并充分依托65个烘干站点165台烘干设备的粮食代烘干、代储存服务,确保粮食安全入库。

监制:洪燕

编审:刘征

主编:甘泉 

统筹:邱惠 孙海迪 陈衢

记者:湖北广电襄阳融媒体记者站 李晓雨 廖云翔 张雪晶 襄阳台 襄州台

新媒体编审:李桓

新媒体编辑: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