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话医改:襄阳市坚持公益性导向,深化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和薪酬制度改革

  2023-08-06 08:39:07
分享到:

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近年来,襄阳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导向,坚持调动医院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公立医院人事编制和薪酬制度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取得了新的成效,医务人员收入持续增长。

(一)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

一是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明确编制(员额)总量,核定市中心医院等6家公立医院员额总量11620名,同时,暂保留事业编制5920名,在核定的事业编制以外、员额总量范围内聘用的备案制人员在岗位聘用、职称评定、进修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与原事业编制人员同等对待。同时,为解决事业编制不足的问题,在试点公立医院内逐步实行工勤、管理岗位从现有编制内剥离(退一减一)。

二是优化岗位设置比例。三级甲等公立医院高级岗位设置比例由过去的10%逐步提高至25%,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评审中符合条件的人多而指标少的压力。

三是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自2018年开始,将卫生专业技术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给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市中医医院3家三甲医院,让医院自主评价人才权,让职称真正成为选人用人的“指挥棒”,目前已共有190余人通过医院自主评审取得了高级职称。

四是赋予用人自主权。在公立医院自主设置、管理内部人才岗位等基础上,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用好用活编制,每年初为公立医院下达预用编制计划,今年已为市直6家公立医院下达预用编制计划399名;由用人单位通过校园招聘、面试招聘等方式,简化招聘流程,近3年,共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83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7人。

(二)全面推进薪酬制度改革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自2018年将市直6家公立医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起,先后出台了襄阳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薪酬总额核定及分配细则、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院长(党委书记)薪酬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2022年,又出台了《襄阳市公立医院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根据“两个允许”要求,坚持公立医院薪酬总额主要由医务性收入核定的原则,薪酬总额主要由直接为病人服务的医务性收入核定,不与药品(不含中药饮片)、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挂钩;年度薪酬增长与医务性收入增长相挂钩,并控制在医务性收入相应增幅内,最高不超过10%。改革后,人员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呈现逐年稳步递增趋势,2022年达40%。

三是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公立医院自主确定分配方式,自主确定薪酬体系,在核定薪酬总额内,按政策规定保障人员总量内所有人员的基本工资和改革性补贴后,剩余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分配总量,自主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比例,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激发了人才活力,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能。

四是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将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原则上控制在本单位职工平均薪酬的3倍以内,先是对试点医院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后在全市推开,其所需经费可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430万元用于试点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发放。

责任编辑 罗冰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