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五小”共同缔造幸福茶港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茶港社区东起天鹅路、南临洪山侧路、西接东三路、北连洪山路,总面积0.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49户,共分为6个网格。近年来,茶港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积极探索出 “五联五小”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增强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依托下沉力量,茶港社区形成“队伍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服务联动、活动联办”的“五联”工作模式,协调召开辖区党建共建联席会议,3个下沉工作队和24个共建单位主动包联26个实事项目,先后妥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个,收获居民群众发来的感谢信和锦旗50余条,有效推动下沉力量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同时,以“小议事、小项目、小团队、小评估、小活动”为“五小”工作路径,鼓励居民广泛参与,不断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小议事”推进“决策共谋”
“小区大小事务由居民们说了算。”茶港社区党群服务驿站、夜话亭等是居民集中发表意见、社区了解居民房前屋后事的重要平台阵地,实现“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事众人议”。
2023年3月,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动下,水果湖一小宿舍小区周边和大门都已加装了铁栅栏,道路修整一新。但横亘在小区大门口的一棵大树却成为居民出入的阻碍。这棵大树约有20年历史,紧贴大门生长。树根被树池包围,直径约一米,使原本2米宽的大门通道只剩半边可供出行。问题如何解决?这时,茶港社区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请来居民出主意。小区内大部分居民表达了将大树移走的强烈意愿,但也有几位居民觉得这棵树见证了水果湖第一小学的历史,应当保留。在居民集中商讨下,最终确定了“在不损害大树的前提下,将大树合理移栽”的议题。社区联合街道、下沉工作队等多次召开协调会,同时向武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园林中队发起需求申请,发挥“决策共谋”作用。
“陪伴了小区居民多年的老树移走了,内心虽有不舍,但道路变宽敞了,方便了出行。”3月13日下午,水果湖一小宿舍小区居民亲眼见证门口的老树“搬家”,不禁发出感慨。
“小项目”保障“发展共建”
茶港社区以打造完整居民社区为目标,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形成自下而上确定项目、多方参与推进落实、合理共担筹措资金、市场导向社会共建的“四步工作法”,推动辖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0%,老年人对加装电梯等为老服务需求较大。社区以楼栋单元“小项目”为载体,加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协调推进力度,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发展共建”。除了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社区组织志愿者深入单元楼栋,逐户开展意向征询调查,摸清居民对“需要加装”“可以加装”“愿意加装”等情况底数,充分了解群众需求意向。
“在征集意见的过程中,小区高低层住户出现了不同声音,意见难统一,面临解决多元诉求的难题。”军转小区4栋居民推选的牵头人高师傅介绍,小区住户前后经过了十余次的沟通和友好协商,物业公司也参与其中,听取大家意见。社区也多次组织军转小区业主代表到相似小区学习电梯加装相关经验,经多方努力后,最终居民意见达成一致。
近年来,茶港社区辖区老旧小区顺利加装电梯20余部,其中军转小区多层单元电梯加装率达98%,及时破解了居民“上下为难”的困境。
“小团队”保证“建设共管”
“寸草心”志愿服务队、“春风化雨”志愿服务队……茶港社区鼓励居民骨干携手开展志愿服务,在6个网格分别建立起志愿服务团队,居民志愿者自主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等基层治理活动,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局面。
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既是居民们与社区沟通的桥梁,也是促进邻里和谐团结的纽带。茶港北区志愿服务队的鲁翠云所负责的楼栋住有2户空巢孤寡老人。其中84岁的王奶奶高龄独居,两个儿子在外地,逢年过节时才能回到武汉看望母亲。鲁翠云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主动为其买菜送菜、打扫卫生、理发、谈心,这一坚持就是5年,收获老人“你比我亲人还亲”的夸赞。她也是楼栋的“义务卫生员”,常与同网格的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一起打扫小区卫生,对乱扔垃圾的住户进行劝解,还向社区提出建议,安排环境专责志愿者轮班值守,解决垃圾乱丢乱放问题,改善优化了区容区貌。
像鲁翠云这样的志愿者,在茶港社区并不少见。老党员何望香在茶港社区生活了20多年,她成为社区志愿者长达15年时间。志愿者唐玉红经常义务帮助邻居修水管、修灯泡;刘秋菊退休后到社区做志愿者,连续10年被社区评为“先进个人”……他们作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员,和一大批“志愿红”共同持续擦亮茶港社区“幸福底色”。
“小评估”落实“效果共评”
茶港社区东三苑小区中心景观改造工作有序推进,7月7日晚上,东三苑小区的居民代表们又来到了社区一楼,对该小区中心景观改造工作进行评议。在居民们热烈的讨论声中,“小评估”的作用充分展现。
“小评估”是社区建立的双向评议反馈机制,同时,还设立了社区书记信箱,鼓励居民对社区各项事务进行评议,形成“你服务谁、谁评价你”的群众评议机制。
据了解,围绕桃山村小区水泵房、东三苑小区休憩亭拆除等重点工作,居民都进行了监督评议,做到效果共评,让项目推进更顺利、效率更高。
“小活动”实现“成果共享”
在茶港社区,多彩缤纷的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活动聚焦“老幼残”等重点人群,突出为老特色服务,惠及社区295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红领巾小先生”活动周周有,家长满意点赞;“助残关爱招聘”活动推动辖区51名残疾人适岗就业率达到100%,实现共同缔造成果共享。
社区残疾人李女士因腿部肿瘤致肢体四级残疾,常年独居在家。今年4月,江城樱花盛放,李女士按讷不住内心的激动,也想出门赏樱花。李女士家住二楼,上下楼面临困难,社区通过“小活动”链接楚馨社会组织和武汉大学“哲里有爱”志愿服务队链接资源申请爱心电动轮椅。社工、志愿者有的抬轮椅、有的搀扶着她,经过大家的合力帮助,李女士顺利下楼来到了东四路,完成了赏樱“微心愿”。
茶港社区党委书记帅霞说,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运用“五联五小”工作法,多搭“协商平台”,多开“方便之门”,持续关注居民所思所盼,让群众唱主角,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就能更有温度、更富成效。
来源:湖北经视记者 王花
通讯员:钟丽芳
责任编辑:余瑶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