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真实案例警示:青少年提高警惕,严防电信网络诈骗

  2023-06-02 16:34:58
分享到: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手段花样翻新。一些不法分子看准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等特点把诈骗的黑手伸向了他们……青少年该如何远离电信网络诈骗?湖北经济广播《金融服务热线》节目邀请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警官王飘做客直播间,结合近日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抓捕的青少年电信网络诈骗真实案例以警示人。

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警官王飘做客湖北经济广播

案例一:陈某烽,男,2004年出生,高中文化程度,陈某烽女友周某,女,2004年出生。2023年1月初,犯罪嫌疑人陈某烽在某短视频APP内看到“利用两部手机一根数据线可赚钱”的兼职消息,并在下方留下QQ号码,随后被拉入QQ群之中,经境外诈骗分子网络教学,犯罪嫌疑人陈某烽学会了使用诈骗通讯设备。其在明知该设备是为境外诈骗分子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下,为谋取非法利益,仍然搭建设备实施犯罪活动。

犯罪嫌疑人陈某烽在多次实施犯罪行为后,其SIM卡被封停,为了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陈某烽便邀其女友犯罪嫌疑人周某入伙,二人经过密谋后,通过犯罪嫌疑人陈某烽联系上另外一个诈骗分子“星某”,二人在“星某”的指导下均下载安装了境外聊天软件,并在该聊天软件上建群招募下线,通过发展的下线架设通讯设备实施犯罪行为,从中提成而获取利益。

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烽和周某通过上述方式累计发展下线约9人,二人通过诈骗软件从诈骗分子处获取每小时约180元报酬后,再以微信、支付宝转账等方式以每小时约150元人民币支付给其下线,二人以此方式共获利约1万元。目前,两人已以诈骗罪起诉。

犯罪嫌疑人陈某烽和女友(左二、左三)

案例二:高某,男,2004年12月出生,2023年年初,犯罪嫌疑人高某认识一名网友,在明知网友架设远程通话转移设备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下,在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一楼自己卧室中,使用两部手机及两张 SIM卡架设远程呼叫转移设备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境外诈骗分子通过QQ给高某发送搭建设远程通话转移设备教学视频,高某使用两部手机按照教程进行操作,实施诈骗,分别以贷款类诈骗、冒充武警订餐诈骗和冒充快递物流诈骗。目前。高某因涉嫌诈骗罪已经检察院逮捕。

犯罪嫌疑人高某(右)

二、针对青少年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Top1、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犯罪分子在贴吧QQ群等社交媒体中发布,免费送游戏币、低价买卖游戏账号或者皮肤等之类的虚假消息,诱导青少年添加微信后进行虚假交易,进行诈骗。

Top2、刷单返利类诈骗。诈骗分子为获得被害者的信任,会首先让受害者用小金额试探性刷单,获得每笔约几十元报酬,之后让受害者加大投资至上万元进行刷单,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缴纳保证金解冻金之类,进行诈骗。

Top3、冒充物流客服类诈骗。青少年是网购群体中的重要参与者,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消费者网购信息,谎称受害者的包裹丢失,需要进行理赔,之后以理赔金额被冻结为由,要求受害者缴纳解冻金之类,进行诈骗。

TOP4、网上交友类诈骗,很多青少年由于平时压力较大,会通过上网来缓解压力。诈骗分子通常会将自己包装成白马王子或者白富美,诱导青少年与其交友,陷入网恋之中。随后,对方会提出互相发送裸照等形式,待受害者发送后,对方以此为要挟,索要钱财,进行诈骗。

三、青少年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一)防止信息泄露,未经家长同意,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二)从家长和学校教育方面,家长要加强对于孩子的监督教育,尤其对使用家长手机的青少年,要切实保管好自己的各类支付账号密码,不让小孩知晓。

四、警方提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猖獗,广大青少年群体认知能力较差,既要避免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客户,同时也要保存敬畏之心,防止因小利,而成为电诈分子的帮凶。

湖北经济广播记者:黄俊萍

通讯员:钱嬿冰

审核:文勇、万敏

图片来源: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分局提供


责任编辑 黄俊萍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