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一”,来湖北省美术馆感受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进行提炼、展示。6月1日,《时间的温度——郅敏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创新性表达
本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本次展览由孙振华策展,傅中望担任艺术总监,冀少峰担任学术主持,展示艺术家郅敏近年来围绕如“十二时辰”、“立表测影”、“观象授时”、“陶瓷的文化原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创新性表达,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时空观和“天人合一”的物质观,展期从6月1日至6月24日。
时间、色彩、温度,完成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叙事
展览分为四个板块分别在湖北美术馆4、5、6、7号厅,4号厅主题为“自然的能量”,将具有不同温度值的事物,远至冥王星、月球,近至人体等各种形形色色事物的温度呈现出来;5号厅主题为“人文的火焰”,从陶瓷的烧制入手,让燃烧的行为和自然泥土、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生关系,让它产生无尽的变化;6号厅主题为“历史的颜色”,运用抽象的陶瓷色块,来描述从商代到清代的陶瓷演进史,让陶瓷历史的时间变得五彩缤纷;7号厅主题为“未来的光芒”,是对未来的展望。
学习陶瓷文化,提高艺术审美,以美育人
5月31日上午,国际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湖北美术馆举办“庆六一,美术馆里学传统”活动,30多名学生通过观摩艺术展,聆听著名艺术家郅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作灵感,学生们积极与艺术家互动,为大家带来一场别样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
“陶瓷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社会发展史。这次展览让我重新认识了陶瓷艺术与科学的联系,以美启迪心灵,完成了一次有意义的美学传统文化之旅。”一小学生参观完展览后告诉记者。
“郅敏通过陶瓷形态、题材的变化,结合不同新媒介的介入方法,包括灯光、投影等手段,还将陶瓷置于不同的语境下,再造了陶瓷新的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对于陶瓷语意的当代拓展,丰富了陶瓷艺术这一门类的含义,使得陶瓷始于器物更高于器物。”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卢征远认为。
郅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作品《二十四节气-立秋》获2022年第39届意大利佛罗伦萨文学与艺术奖雕塑类金奖。作品《鸿蒙》获2020年第8届“明天雕塑奖”金奖及年度大奖。作品《舟》获北京冬奥组委会主办的“2022北京冬奥会国际公共艺术大赛优秀奖”并成为七件落地作品之一。作品《天象四神-青龙》获 “瓷的精神”——2021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高岭奖铜奖等。
湖北之声记者:童曼丝
编辑:彭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