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社会责任报告 (2022年度)

  2023-05-31 09:38:42
分享到:

一、前言                            

1.媒体概况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拥有8套电视频道、7套广播频率、13个所属事业单位和25个全资、参股、控股公司(含两家上市公司),是一家集广播、电视、电影、电视剧、新媒体、有线网络、报刊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现代传媒机构,员工总数1.6万人,总资产274亿元。

2.社会责任理念            

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好湖北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媒体融合从“局部破圈”迈向“整体跃升”,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阵地,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3.获奖情况            

2022年度,湖北广播电视台共有4件作品获中宣部表扬,37件作品被国家广电总局表扬,893件作品被学习强国主平台选用,《“兴发”转型:从按“吨”卖到按“克”卖》《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首颗卫星下线》等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纪录片《金银潭实拍80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郭小容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柳芳获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郝晋辉获“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十强。

《“兴发”转型:从按“吨”卖到按“克”卖》等作品获国家级大奖。

二、履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常态化推进头条工程和置顶工程,全年推出《总书记的长江情怀》《总书记领航,我们无惧风雨》等20多个重大系列策划,播发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报道2100多条,全网置顶的产品16个,做到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活动“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

沿着总书记视察湖北的足迹,长江云客户端推出“足迹”系列主题策划。

构建理论节目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大型思想理论节目《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创新故事传播、情感传播、价值观传播,吸引青年们广泛参与,全网总传播量超 5 亿。《是这个理》《大学之道》分别入围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2022年重大主题宣传策划”和“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

2022年10月1日至9日,湖北卫视播出《改变中国的真理力量》,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

2.舆论引导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的二十大宣传作为贯穿全年的主题,高质量完成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50项重大主题报道,开设专栏专题200多个,推出融媒体产品3294个,发稿量大幅度跃升,有力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道,全媒体发稿1200多篇,阅读量近5.4个亿。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国全省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中,聚焦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生动实践,推出稿件(产品)2900篇(件),全网累计传播量18亿。紧抓华创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5G互联网大会、第三届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等重要会议节点,以高密度高品质的策划,呈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聚焦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推出《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幸福家 幸福+》等主题策划,聚民心、汇民智、解民忧,营造了和谐稳定、团结进取的良好舆论氛围。

融媒体新闻行动《桥见十年》、 大型航拍《飞越荆楚》广受好评。

3.舆论监督

坚持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相统一,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营商环境曝光台》《人大聚焦》《执行聚焦》等政务公益栏目,深度聚焦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3·15我们在行动”以全国视野吸引上千万观众关注,广电时评公众号刊文介绍活动特点。《执行聚焦》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集中式曝光,节目内容多次登上微博、抖音热榜,2场全媒体直播总播放量突破1.4亿。

4.对外传播            

进一步放大湖北的国际传播声量。《长江新闻号》策划《外眼看湖北》等专栏,受到驻外使馆一致好评。《非正式会谈》第七季B站播放量达1.7亿,海外影响力提升。《24节气风物志》系列短视频登录央视国际频道。“Z世代”中日韩系列交流活动、“世界因你而来”第二季,两场活动相关报道总触达量逾5600万。精心策划《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主场外交活动宣传,全网传播超 5500 万。

《共赴湿地之约》等产品,讲好湖北故事、中国故事。

三、履行阵地建设责任

大力实施“技术迭代升级工程”,推动技术平台从“融媒”向“智媒”演进,传播力影响力持续增强。

1.融媒体矩阵            

截至2022年底,长江云客户端市场下载总量4603.14万,全台新媒体总用户规模突破2.8亿。@湖北新闻、@楚天交通广播、@长江新闻号三个千万级大号为主的新媒体矩阵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湖北新闻”抖音号粉丝数突破3000万,“楚天交通广播”微博粉丝数突破1000万,“长江新闻号”账号主体粉丝突破2109万。2022年CSM省级台新闻融合传播指数显示,湖北台跃至全国第三,短视频传播指数跃至全国第二。

全台3个案例获得全国媒体融合奖项,2个案例获得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品牌奖。

2.融媒体报道    

不断增强长江云内容专业性和特色化,所有稿件坚持长江云首发,全年发稿总量约18万条(篇),17件作品全网置顶,164件产品(稿件)全网传播量过亿。大力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台启动揭榜挂帅机制,利用新媒体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利用融合传播规律打造全媒体爆款,推出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有效提升了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热度。

《桥见十年》《飞越荆楚》《汉水人家》《问天》《中国心愿》《高山流水觅知音》入选台“揭榜挂帅”项目。

3.融合采编平台

不断优化长江云平台功能,完成省级平台22次系统升级、10次迭代,打通鄂汇办9大类40余项日常服务。带动省市县媒体依托长江云实现转型升级,形成云、网、端一体化智能协同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实现云采编、云制作、云送播、云直播常态化。组建3000多人的“云上联合报道团队”,建立省市县共用的“云稿库”,形成了三级媒体“多元采集、多样编辑、多种产品、多端分发”的融合新闻生产传播流程和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

建成具备国际 A 级转播标准的4K+5G 融媒体转播车,制播能力迈入国内一流阵营。升级“全台一云”生产体系,全台新闻类栏目“上云”制作,新闻采编和融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围绕中台概念打造的下一代融媒云、以共享集约概念打造的智能化演播室集群、以安全可控为原则设计的全媒体播出分发体系等架构和模式,居于全国省级广电技术领先水平。

四、履行服务责任                              

扣准群众需求之脉, 以深耕本土、服务民生、丰富生活为己任,及时准确发布民生信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公益帮扶活动,提升观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1.信息服务            

利用媒体优势创新信息服务形式,帮助解决公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媒体做好科普防疫、防溺水、抗旱抗高温、消防安全、防拐防诈骗等公益宣传。2022年发布气象灾害类稿件2300余条,播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预警字幕7000余条次。

2.社会服务            

打造长江云“政务大厅”,全省2220个政务部门入驻。将省级政务平台“鄂汇办”户政公安、社保、公积金等9大类64项高频便民政务服务项目,接入全省121个云上系列客户端,方便用户、服务群众。

构建全媒体服务生态,今年以来全台共接收热线29.64万条/次,协调解决民生疑难问题2.13万件。湖北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平台、湖北发布一“布”到位小程序、“返鄂宝·出行”服务平台,用户触达总量过亿。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上线“长江云问吧”小程序,这是我省首个集“图文视频采集于一体”的民声倾听、转办平台。长江云APP上线“长江云公益版”,是主流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湖北样本”。

3.公益活动

为湖北村村响省级广播节目融合共享平台提供宣传服务运营工作,全年宣传报道5729条,总时长超过1129小时。《生于1921》节目被中广联合会对农广播宣传委员会评为二等奖。村村响节目质量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普遍认为村村响节目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指导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对节目质量满意。

湖北省应急广播、楚天交通广播多次开展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单篇全平台阅读量最高超5000万,在应急突发事件融媒报道上,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长江说法儿童紧急救援计划,累计筹集善款1301万元,帮扶156个困难家庭及患儿。《荆楚有好物》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创收突破 2000 万。举办“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荆楚农优品年货节、“上新了!主播”和湖北网络主播带货大赛等活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电视综合频道播出《荆楚有好物》,邀请县域主官为家乡代言。

五、履行人文关怀责任

坚持人民立场,深入一线,扎根基层,坚持做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报道。

1.民生报道            

聚焦百姓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内容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反映呼声回应诉求。电视综合频道承办“才聚荆楚·创业湖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鼓励和扶持更多大学生在鄂创新创业。持续推出“323攻坚行动”大型直播活动,深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围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播发广播电视报道、专题节目超过600余条(期),推出新媒体产品200余个,总阅读量超7000万。

2.灾难和事故报道            

2022年8月,湖北遭遇近十年最严重的旱情及持续高温晴热天气。我台及时准确发布抗旱抗高温应急信息,提示公众做好有效应对,派出记者深入一线,全媒体全方位关注我省抗旱减灾工作,及时报道各行各业抗旱减灾典型事迹和人物,挖掘凡人善举与执着坚守,暖心动情。

3.以人为本            

保持人民情怀,增强报道亲和力。持续做好“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宣传,全媒体推出《追光者》《青春答卷》《奋斗者 正青春》《聚焦她经济 展现她力量》《揭秘光谷科技人才“强磁场”》《青春守艺人》等典型人物报道,承办2021“荆楚楷模”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等活动,弘扬榜样力量,带给观众敬仰、温暖和感动。

2022年4月5日、5月4日,湖北之声播出的《追光者》,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六、履行文化责任

精品创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精品内容创新创优,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湖北有戏》《小年团的就是那个圆》《2022年残健融合春节文艺晚会》《萌虎闹“荆”宵》等系列春晚节目,充分挖掘时代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善,激起观众多层次共鸣。519世界博物馆日,制作播出《文明的路标》,全网置顶推送,传播量超过1.2亿。纪录片《神农架密码》《重回长江的麋鹿》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2 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2022年2月1日,湖北卫视播出2022湖北省春节戏曲特别节目《湖北有戏》,节目网络浏览量过亿。

2022年1月25日,垄上频道播出《小年团的就是那个圆——2022年第十二届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继续做强“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国字号IP,首次登上央视国际媒体舞台。

2022年2月5日,湖北卫视播出2022年残健融合春节文艺晚会《共享芬芳 共铸美好》,彰显出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2022年2月15日,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播出特别节目《萌虎闹“荆”宵》,将新闻与综艺表达融合,为全国观众打造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楚风夜宴”。

2.传承繁荣优秀文化

以优秀的创意、唯美的呈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激发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高山流水觅知音》全网累计播放过6亿,国家广电总局专题点评,光明日报发文点赞。《戏码头》全国同时段排名第 6,保持戏曲节目领先地位。《童声朗朗》《奇妙的汉字》《汉字解密》寓教于乐,弘扬经典。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面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场直播,收看人数超2000万。纪录片《纪南城》立足荆楚文化根基,在央视一套播出。《第九届湖北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让经典文化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围绕传统节日策划主题产品,《屈子祭》水陆国风宣传片,全网阅读量超5.6亿。

文化节目矩阵。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浓墨重彩展示湖北科技发展成就,全台新媒体矩阵发布科普相关稿件12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千万。湖北卫视推出科普系列专题片《荆楚科普大讲堂》,新闻广播事业部承办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科学家入场走红毯仪式,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交通广播原创的亲子有声阅读产品“袋鼠听听”推出《奇妙的中国地理第二季》《奇妙的身体》,着力打造面向孩子们的科普音频节目。

七、履行安全责任                              

严守播出及网络安全底线。2022年,台(集团)开展全员大培训、隐患大排查、应急大演练,实现各安全播出重要保障期零停播、零事故。广播电视全年播出总时长21.9万小时,拦截处理网络攻击2.8亿次。

八、履行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强化人员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规范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行为和社会活动管理的意见》,开展播音员主持人职业技能大赛,擦亮湖北主播品牌。

举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大赛“上新了!主播”。

2.维护社会公德

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宣传,全年共计排播各类公益广告超23万次,总时长超3180小时。

3.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公开、依法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充分用好“阳光信访”系统,畅通来信来访渠道,依法受理、交办、转送和督办举报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九、履行保障权益责任                              

重视保障员工薪酬福利等各项权益,队伍建设长抓不懈,提供良好发展平台。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记者正常采访权、报道权等职业权益不受侵害。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期开展考核工作。

2.保障新闻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薪酬支付、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缴纳工作,充分运用政策,为职工申报工伤、生育津贴等提供指导和协助;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吸引和留住人才;工会积极开展关怀服务活动,调动员工积极性。

3.规范使用新闻记者证            

做好新闻记者证持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1037名持证人员进行核验,对退休、离岗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对37名不再符合持证资格条件人员的新闻记者证进行注销。为167名人员新申领记者证,为新闻采编人员持证上岗提供保障。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一是突出重点,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培训。组织实施台(集团)中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开展干部在线网络专题教育培训,从严从实做好台(集团)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聚焦主业,围绕需求强化业务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主题讲座、部门内训和外出学习交流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工作,营造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三是重实践,创新开展新员工培训,助力新员工快速融入新环境新岗位,提升新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

十、履行合法经营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建立完善内部规章,经营行为合法规范。按照《广告法》的相关要求,严格履行广告播前审核职责,不播出存在导向问题的广告,不播出虚假违法广告。

十一、后记                            

1.对上年度存在不足的回应            

针对2021年度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湖北广播电视台积极改进:

(1)加大节目创新力度,启动“揭榜挂帅”“云帆计划”,通过自上而下地推动,实现流程再造,让优秀创意的种子有生根发芽的丰裕土壤,产出优质产品,赢得成长空间。《桥见十年》《飞越荆楚》《高山流水觅知音》《中国心愿》《问天》《汉水人家》等作品脱颖而出,一系列精品力作获得全国全省大奖,一批创新创优团队竞展风采、崭露头角。

(2)集中资源大力打造湖北卫视文化综艺节目带,“奇妙IP”之《奇妙的汉字》第六季入围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高山流水觅知音》入选“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节目”。大型戏曲文化栏目《戏码头》节目模式和内容提档升级,推动戏曲大众化、年轻化传播。

(3)加快推出媒体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以“融媒大脑”机制为基础,指导重大战役宣传实现跨部门协同运作,创新形式提高时政新闻可读性和各端多次传播的能力。加大资源统筹力度,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平台。聚焦“5G智慧融媒体工程”建设,打造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新体系,建成“对内大流量高速率生产、对外多渠道多终端分发、外场制作轻量化多场景”的5G智慧融媒体样板,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2.不足            

优秀的内容产品不够丰富、国际传播能力有待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3.改进举措            

2023年,湖北广播电视台(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按照“主流新表达、传播新矩阵、垂直新生态、发展新格局”的工作思路,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实施 “12345”战略,即建成湖北广电传媒基地;打造湖北卫视、长江云“两大平台”;推进内容生产、企业运营、技术支撑“三大体系改革”;实施舆论引导能力“领航工程”、先进技术“强基工程”、时代精品“创优工程”以及人才成长“雁阵工程”“四个工程”;实现精品生产提质、媒体融合提能、基础建设提速、技术投资提量、产业发展提效“五个提高”,汇聚全台上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构建未来广电大宣传格局、大视听格局、大产业格局,以新面貌、新架构、新机制、新标准、新业绩,在奋进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努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责任编辑 田思凤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