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宜城:从农业“小胖子”到“种粮一体化”的华丽蝶变

  2023-05-27 08:52:32
分享到:

近年来,宜城市大力实施强县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和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市。

宜城是湖北的产量大县,素有农业“小胖子”之称。为实现农业提质增效,自2022年以来,宜城市农技推广中心在木渠村建立优质稻种粮一体化示范区,通过“科研机构+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服务模式,筛选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品种进行推广。

襄阳宜城市鄢城街道办事处木渠村支部书记、主任廖锋平:“亩产达到900公斤以上,跟企业单位采取订单农业合作,每亩能把老百姓收入增加200元左右。”

目前,木渠村“种粮一体化”示范区面积达600亩,通过对优质水稻品种进行筛选对比试验、轻简化栽培、规模种植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从源头保证水稻品质。

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华山:“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这样一它成本降低了,二它的品质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也增加了。”

种子要选好,水稻种植模式也要升级。目前,木渠村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机械化程度从过去的30%提高到90%。

襄阳宜城市鄢城街道办事处木渠村五组村民石远州:“不仅省工省时省力,我们的收入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非常满意。”

襄阳宜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业股股长、农艺师李启华:“2023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到1000亩的示范面积,把优质的 高产的品种直观地展示给农户看,展示给加工企业看,使我们宜城所有的田应收尽收,应种尽种。”

通过“种粮一体化”的辐射带动,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湖北润泽湘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翔玲:“2022年我们给农户签购6万亩的订单,收购原粮将近8万吨,加工大米4万吨左右,接近两个亿的销售额,给农户合作有将近5000户。”

据统计,2022年,宜城粮食种植面积155.2万亩,总产量达13.3亿斤,同比增长2.3%,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

襄阳宜城市政府机关党组成员罗成:“持续开展优质稻种粮一体化,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葛根种苗研发蛋鸭良种繁育与示范等项目,促进农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宜城台 李锋 刘毅 钟军 通讯员 徐军 责任编辑 骆璟)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