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组团 推进基层肿瘤规范化诊疗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防治宣传过程中,有专家就特别提出,一定要注重肿瘤规范化治疗。
潜江市民周先生是一位肺癌患者。去年底,他到当地医院检查后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上了肺癌。当时他就进行了一抗肿瘤治疗。但前不久,他发现身体又不对劲了。他只能转到武汉进行后续治疗。
患者 周先生:呼吸困难,浑身没力气,气提不上来,就连上厕所都没有力气。比较严重了。 武大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许斌:患者在当地医院就医的时候做了一个基因检测,那么去选择了一些相应的靶向药物进行了用药之后,但是并没有达到病人想要的一种非常满意的疗效和状态。
专家介绍,恶性肿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它从患者基因层面就开始决定了整个肿瘤的特点,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不是仅仅依靠一种或者几种药物来进行治疗。而是需要通过相关多学科介入,对患者进行治疗。
武大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 许斌:对于现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我们首先要推行的是规范化,那么我们做的规范一定是基于规范诊疗指南的前提上去,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那么就采取个体化的多学科的不同学科的不同的医生,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综合的符合规范,也符合病人个体化,精准化诊疗原则,做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根据湖北省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77.33/10万,其中城市地区死亡率189.65/10万,农村地区166.95/10万;居死亡率前5位的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从年龄上看,45岁以后死亡率上升较快。35岁以后,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一的均为肺癌。在2023年湖北省肺癌单病种管理工作推进会上,与会专家提出需要推进学科规范化诊疗,特别是要关注首次治疗。
湖北省“323”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启斌:首次治疗时候这个病人的情况挺好的,一般情况也很好,身体情况状况也不错,这种情况如果你治疗错了,你再回过来,病人不仅是经济上的这样一个负担,同时还是有这种身体上的体能上的抗癌的能力就会下降。
为了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多学科的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建议在我省县域以上的医院里建设多学科的肿瘤诊疗模式。
湖北省“323”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宋启斌: 它需要有呼吸科专家,需要有影像专家,需要有病理专家,需要有这样的一个胸外科专家,需要有肿瘤内科甚至肿瘤放疗的专家,还有甚至搞基础研究的,需要这样一个多学科的专业组成的这样一个团队来共同决策病人的治疗。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童亮 李鹏 通讯员:江华 责任编辑:王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