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来了!随州:在文脉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精神
3月2日,曾随文化研讨暨《汉东曾随》评审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等专家学者受邀来随,共论曾随文化探寻历史根脉,共评《汉东曾随》致力文化传承,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增强随州文化凝聚力和吸引力。
随州市委书记钱远坤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卫东出席。市政协主席冯茂东主持。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黄凤春、凡国栋、郭长江,《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副主编杨砾,随州部分文博专家参加研讨评审。
专家组一致认为,曾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源、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增光添彩;将曾随文化进行全方位梳理的《汉东曾随》一书,对于推动曾随文化研究、宣传推介随州、促进文旅融合、增强文化自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家组对完善书籍、深化曾随文化研究、活化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等方面提出建议。
钱远坤说,曾随是“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根祖之地,是“礼乐相济、天人合一”的礼仪之都,是“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复兴之脉,礼乐是曾随文化的醒目标签、核心要素。通过组织编撰《汉东曾随》一书,将更好彰显随州作为礼乐文明的精神之源、精典之都、精美之器、精致之治,进一步凝聚随州“信义由(有)礼、乐合来仪”的城市精神,为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动力。专家组的专业见解为修改完善《汉东曾随》一书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彰显曾随文化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贡献了精彩思路,将系统梳理、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建议完善书稿。
钱远坤提出,要坚持以文聚魂,深入挖掘随州历史文化,讲好文化故事,传承文化根脉;坚持以文兴旅,以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主题打造、文化内涵挖掘来丰富文旅产品,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厚重文化、增进城市自信的过程;坚持以文塑城,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美呈现,完善优化功能配套,恢复提升古貌神韵,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底蕴。
中华文明何时形成?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中华文明有哪些特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取得了哪些成果?当天,王巍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成果”作专题辅导报告。报告中,王巍结合自身丰富的历史研究与考古经历,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文献,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相关情况进行了系统讲解,让与会人员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深刻领会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永久魅力。
会议强调,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文化创新的宝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文化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发展软实力,持续深入推动曾随等优秀传统文化创见性发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信义由(有)礼、乐合来仪”的城市文化特质,在文脉传承中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塑造城市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把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创文创卫”和花园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创建等重点工作,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更多高品质、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叫响“神韵随州、一见钟情”城市品牌,努力把随州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会客厅和旅游目的地。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周科屹 随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琴 责任编辑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