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奏响春天交响曲 | 仙桃:莲藕住进空调房

  2023-02-17 19:36:09
分享到: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土”,就是从一方水土中找资源;“特”,就是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产”,就是打通产业链条。莲藕,是最受湖北人青睐的家乡“土”味。早春时节,仙桃沔城回族镇的藕农们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早藕种植季。

在仙桃沔城回族镇南桥村,成片的藕田已经搭好密密麻麻的竹弓,乡亲们相互协作盖膜覆土。

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南桥村村民张叙海:“(搭棚材料)都准备好了,集体在别人那里定的,我估计一亩田(收入)接近四五千块钱。”

早藕也叫“隔年藕”,比一般的藕质量更好,口感更佳。

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南桥村村民唐国新:“隔年藕它的质量好一点、厚(密)一点,农产品就是物以稀为贵,去年就把这个藕苗放在里面了,像这种空田,把它用机器整出来之后就放苗,放在里面,今年就盖薄膜,到下季,藕起来之后再种稻子。”

今年,这批早藕就要成熟了。为了在市场上“抢”到一个好价钱,南桥村的藕农们刚过完年就开始操心,给水下的莲藕搭建起“空调房”,促进莲藕早出芽。经过反复摸索试验,种植户们会搭建几种不同规格的温棚,实现错峰上市,延长早藕在市场上的供应期。一寸光阴一寸金,大伙儿决定3天内要把合作社这50亩小棚全部搭建完毕,接着再用10多天搭建大棚,盼着端午第一批早藕上市。

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南桥村村民唐国新:“季节不等人,季节过了它就不行了。如果说气温一起来,地温就升高了,毕竟这个膜里面的温度,比外面肯定翻一番。”

增收致富要从一方水土中找乡土资源。这些年,沔城回族镇以南桥、七红等传统莲藕种植村为基地,推广带动相邻几个村子,全镇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不少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返乡种藕,“沔城藕”还拿到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称号。

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南桥村党支部书记高启炎:“沔城基本上是一年四季都有莲藕,我们南桥村(有)200多户在种植莲藕,莲藕基地遍布各乡镇,还有外县、外市,每年给南桥村带来的收入,差不多七八百万元。”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郑莉莉 张琼 仙桃台 傅主力 孙海鸣 责任编辑 李小涵)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