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穿越时光隧道,去了解鹤峰白果坪的前世今生

  2023-02-16 15:22:28
分享到:

这里是数亿年间沧桑演化的自然奇迹

这里的山是世界上唯一裸露的磷矿山,山崖陡峭,却溪流丰沛,千年风雨洗涮,大量富磷泥土填充于湖水之中,湖底逐年升高,加上人工开河排水,改湖为田,形成几十公里连片的沃土良田,在这片沃土中,插根棒捶都会长参天大树,这是大自然赐与人类的福源宝地,人间天堂。

神山, 神树, 神珠

这里是峰峦挺秀、平川清幽、绿岭蜒绵的绝尘净域,她美得让你一见倾心,一见钟情,这里是一方旷古秘境,神奇得让你如梦如幻,如痴如醉,这里是一片七色乐土,丰灿得让你五体投地,八拜顶礼……

这条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的山带,山势如柱如锥,如莲花,似楼台,风情万种,在白果湖段有三座山如三尊大佛向前突起,把白果湖挤成一弯新月,三佛山静静的倒映在湖中,这里的人们在小孩满月后都会给孩子戴上镶有三尊银制佛像的花帽,老百称它为菩萨帽,愿佛山菩萨保佑子孙繁荣康健。这三座山又叫三圣山,中间是南无阿弥陀佛,左边是南无大势至菩萨,右边是南无观世音菩萨。

改为良田的白果湖如划成若干碎片的月光宝镜,依然波光粼粼,湖与佛山之间,有一棵高大的白果树,老百姓有首歌谣形容它:

白果树九十九个桠,九十九个牛额头,九十九个榴疤。

九十九个桠是说树分有九十九个枝杈,牛额头是指树上有能做牛耕田时架在牛前肩头弯曲的木架,九十九个瘤疤,是白果树主干上有许多状如钟乳石的树乳,这些树乳从树干上凸起向下垂着,每个约八九十公分长,能长出这么多树乳的古树是罕见的,有了这颗树,这片土地便有了名字——白果坪。

有了这个名字便生化出许多故事。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白果树的影更为神奇,传说她的影子曾远远地映到千里外的临澧县蒋家的四合院内,这家人经商不欺客,读书不求官,待人和气,常接济穷人。有一天主人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一棵大树的影子,枝繁叶茂,随风摇晃,心想自家房子周围并无有大树,树影从何而来?于是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告诉主人:这是一棵神树,影子映到谁家,谁家就人丁兴旺,财源滚滚,这棵树影早就到你家了,你要好好谢谢这颗神树。于是蒋家人四出寻找神树,找了好久好久,终于在白果坪见到了这棵日思夜想的白果树,见白果树跟自家四合院的影子一模一样,欣喜若狂,又是磕头、又是挂红、放鞭炮,并这棵树下立石碑,将这段佳话刻于碑上,从此蒋家更为富有。

时间定格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二月十八日,一位在当时有着重要影响的戏曲家、诗人顾彩,来到白果坪,并在白果树的树洞里过夜,他这样描写白果树:暮坻白果树地名, 荒坡无店舍,惟古银杏一株,大百围,腹空可容十许人, 行旅就宿其中,己为雷火焚去上枝(株), 以根为墙, 构薪作窝铺居焉。这是三百年前对白果树的文字记载。三百年前被称为古树,三百年后依然枝叶繁茂,他一定还记得这位在他腹中过夜的诗人。

我要向大海借三千米深蓝,向草原借八百亩碧绿,用以描绘这水中如珍珠状的生物——葛仙米。

在白果水田里长有一种球形胶质状藻类植物,当地人叫它水木耳,或葛仙米,学名为:固氮蓝藻。《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载: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冲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土人涝取,初取时如小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土名天仙菜或天仙米……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葛仙米。

葛洪因吃仙米化仙,骑上一头锦毛狮子从小隘口沿着那座山梁向东走了,老百姓把那座山叫“走狮岩”,葛洪的弟子称它为“祖师岩” 。那只是传说,但葛仙米作为菜肴和中药有大量史料为证:梁代陶弘景著入《名医别录》,其后《本草纲目》、《药性考》、《全国中草药汇编》等,总结葛仙米功效为:性寒、味淡,可以消热、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脱肛;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及护肤美容等。

鹤峰盛产葛仙米,为湖广所属的主要产地之一。乾隆六年鹤峰县志称鹤峰葛仙米:色绿颗圆,颇称佳品。《鹤峰州志》记载:“葛仙米,出产距州城百余里,大岩关外水田内,遍地皆生”。大岩关外就是现在的白果坪一带。

白果坪,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1979年的一个晚冬,天空不时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寒冷没有阻挡住他们脚步,他们从上海坐船到巴东,再坐班车到恩施、到鹤峰,找鹤峰县政府借了辆吉普车到湾潭,再从湾潭步行到大岩关,下山来到白果坪。他们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著名作家黄宗英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专家黎尚豪教授。

来到白果坪,黄宗英是为了了解黎老,为当时的知识份子写报告文学,黎老则是为了了解葛仙米,为他的藻类学研究,进行实地考察。

黄宗英在他的报告文学中这样描写道: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还给你!黎老从冰冷水田里捧起一捧紫兰色的东西,不无激动的对我说:这是葛仙米,是个好东西,它就是固氮蓝藻,35亿年前的原核生物,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它放出氧气其它植物,动物才慢慢出来,是人类生命史上的大功臣,当漫长的地质年代过去,它还是原来的样子,隐身在这淡水里,平时几乎不为人知,20多年来我满处找,找……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晶莹剔透闪着珍珠般光泽的固氮蓝藻。

……

黎老正仔细地用冻僵的手指夹着镊子,在玻璃涂片上,剖开一粒葛仙米,放在显微镜下,他快活的招呼我们:快来看啊,漂亮极了!那藻丝!那异形细胞!透明的,发亮的……看到了蓝藻门、 蓝藻纲、 念珠藻目、念珠藻属、球形念珠藻——葛仙米的美丽的细胞结构。

黎老证曰:葛仙米,亦固氮蓝藻。大自然恩赐之宝也。(选自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黄宗英报告文学选])

自此沉默8000万年的葛仙米,首次进入了中科院的试验室项目。沉默8000万年的葛仙米借黄宗英的生花妙笔首次登上了人民文学大刊。8000万年啦!在人类认知世界我们该思考些什么?

白果古镇

她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走过沧桑岁月,她古朴素拙的靓影镶嵌于秀美的田园风光中,天人合一无与伦比的自然美,会让你流连忘返。走近她聆听其厚重而平稳的呼吸,呼吸中有幽默的寓言和古老的传奇……

白果镇的历史脉络非常的清晰,土司时期白果属麻寮土司,据祝光强先生考证,麻寮所全称为“湖广麻寮隘丁守御千户所” ,旧为土司属地。元朝时为麻寮宣抚司。吴元年(公元1367年)立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献土纳降,麻寮宣抚司改为麻寮隘丁守御千户所,初隶常德卫,洪武二十三年改隶九溪卫,下辖四厅十隘。清朝时四厅为清军副千户,管操千户,巡埔副千户。十隘为靖安隘、青山隘、樱桃隘、梅梓隘、曲溪隘、九女隘、南道隘、山羊隘、黄家隘、在所隘等。唐涌为首任千户所掌印千户。此时白果属山羊隘管辖。麻寮宣抚司的势力范围曾包括今鹤峰南村、 五里坪、六峰坪、 五峰的湾潭、大面等地,迫于容美土司的压力,麻寮土司逐渐从上述地区退出,退到大隘关小隘口这条山岭以南。容美土司以大隘关为屏障驻兵把守,雄奇险峻的大隘关成为进出容美土司的第一门户,关下便是白果坪,而麻寮千户所却在距白果十多公里的所坪建立衙署,用以监督控制容美土司南侵,白果坪便成了双方军事对弈磨擦区,没人敢在此居住。所以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顾彩来白果时“白果荒坡无店舍” 只能夜宿白果树洞。

改土归流山河一统,白果坪很快就人烟聚集,成为鹤峰州的第一大集镇,乾隆三年,按清代建制县下设汛、塘,白果升格为“白果坪汛” ,这是首次以白果坪为名,录入鹤峰州舆图(见乾隆版鹤峰州志舆图)。鹤峰共有六汛十三塘,而真正设立官署衙门的只有白果坪。

图一    

图1为关内山川图,图中汛与塘的区划清清楚楚,在表示有政府机构和有较多常住人口的地方,画有一栋房屋,鹤峰州内所有汛、塘都只画一栋房屋,而白果坪汛则画有两栋房子,这说明当时白果汛的人口及集镇是其它集镇两倍多。

图二    

图2为关外山川图,更为详细地绘出了白果树、巡检署、街市及潮水寺、五谷庙等重要建筑的位置。此时白果坪已是一个管理机构健全,社会功能齐备的大集镇。

乾隆六年鹤峰知州毛峻德在白果坪设立义学,“毛公义学碑”至今犹在。清代从首任知州到后来多任知州都十分关注白果坪,白果坪既是商业重镇又是农业重镇,茶马古道出入关的歇脚打尖之地,山货、布匹、食盐的交换贸易场。又是鹤峰大米的主产区。乾隆十六年知州胡式憬,嘉庆十七年知州刘运浩先后在白果坪为白果树立碑,以树舒怀,意不在树而在对白果坪的情感。白果坪发展速度之快也是惊人的。

白果——小南京

抗日战争暴发,沙市宜昌沦陷后,日军封锁长江,川东,湘西北货物流通改走旱路,白果地处旱路要冲,又是离敌占区最近又相对安全的集镇,一时间成为食盐、棉布、棉花、山货及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商户由原来10户左右扩至300多户。当时约有400多名外地工匠随难民栖身于白果坪,他们带来了脚踏织布机、手摇织袜机、手摇卷烟机和脚踏缝纫机等生产工具,食品加工、 印染、仿织等手工业一度繁荣,各类服务业随着人口增多而兴起,旅馆、餐馆、骡马店、修脚、理发,九佬十八匠应有尽有,经济的繁荣也带来文化繁荣,白果商会从常德请来戏班长期在白果演出,各地流动的草台戏班也都来白果献艺,甚至对台竞戏,热闹非凡,白果一度被称为小南京。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百年的风霜血火,白果坪建筑及生活设施几乎无损。一路走来留下许多历史的斑痕,留下许多传奇故事,白果坪风采依然。

古镇风水与古建遗址

古建

白果古镇的整体布局是依山面水,背靠三佛山,街成西东走向,屋为南北对应,顺风乘气沿茶马古道如青龙出山,一路向东,被称为一字青龙街。坪中有三条小河,挂子溪河紧靠古镇傍街而行,小隘口河由北向南与挂子溪水在街头汇合,官仓小河则从前山脚下沿坪坝边缘也在街头与这两条河相聚,被称为“三江锁龙”。人们在三江锁龙之地建了一座寺叫“潮水寺”。又在潮水寺对面的喀蚂包上建一“五谷庙” 。喀蚂又叫金蟾又称三足金蟾,神话传说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三腿的蛤蟆被称为“蟾”,传说它能口吐金钱,是旺财之物。潮水寺锁住龙脉,五谷庙守住财富。

巡检署的修建更是精心勘测,精工打造,它建在三佛山正中佛像下,白果树后,座北朝南呈倒山字形,两个大院,大概就是文武两衙门吧,一边中门为方形,一边为圆形,房子不高,但依山就势起在高于街道约两米的高坎上,让人仰视,上坎有麻条石砌成的十多步阶梯,最有特色的是巡检暑整个建筑完全隐掩在树木花草的园林之中,有高大古柏、桂花树、紫薇、石榴;有圆形、方形、棱形各种花台,花台上都是名贵花卉,有牡丹、芍药、绣球、芙蓉、玉兰、迎春;花园步行道用鹅卵石镶嵌,步行道两边及花园周围都栽种有万年青作为绿色线条,勾画出各种几何图形,建筑物突出的体量与生硬轮廓软化在绿树环绕的自然环境之中。不知当时是谁设计的?将衙门与园林结合,凝聚了诗和画的意境,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确实不同于一般建筑。这里没有衙门的威严,有的是一种亲和与放松。这样的建筑设计在全州少有,无论朝代更换,兵匪祸患,面对这样美的建筑都会有爱怜之心,所以三百多年来,一直到文化革命前,这建筑一直保存完好,民国后期及解放初,巡检署被辟为学校,笔者有幸在这里读书,那躺在浓茂的万年青上,嗅着花香读早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古镇南侧有一清凌凌的小溪沟顺街边蜿蜒流过,溪水清澈明亮,溪中鱼虾清晰可数。溪边不知名的野花开得笑意盈盈。这是供镇民洗衣洗菜的,饮用水主要靠水井,在古镇北边有七口水井紧挨着屋后,每口井相距约百米左右,都用青石砌成。称为七星古井,专为饮用之水。

古镇有四座桥,上街、 中街有两座木质结构的风雨廊桥,这两座桥是白果镇民众捐款修造,捐款人名单都携写在桥的横梁上,下街街头有座石拱桥,是由清代茶商林紫辰修茶马古道时一并修建。街中还有用几块长石板搭成的简易桥,名“也是桥”。

也是桥,据说是两兄弟逃难来到白果镇,哥哥得了病,弟弟才15岁,白果镇的人不但收留了他们俩,还凑钱为哥哥治病,弟弟便在白果靠打短工生活,两年后哥哥病好了,兄弟俩想报答这里的镇民,为大家做点好事,看到大家捐款修桥,自己又没什么钱,于是又邀了几位打工的朋友,从山边开了几块大条石,抬到街上,铺在上街的一条小溪沟上,方便了来往行人,白果镇上一位老私塾先生深受感动,找来一石匠为此桥立一小石碑,并亲笔写下 “也是桥” 三字作为桥名。白果人特别珍爱这座桥,其它的桥都没有立碑取名,唯这道构不上桥的桥有名,叫:“也是桥”。也是桥是白果人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

街市

白果街市的最大特点有三:

一、铺台,每栋房屋大都是四扇三间的穿斗式木质结构,中间为大门、堂屋,两边都建有带铺台的厢房。铺台离地高约1.2—1.3米,盖有台板宽约40—50公分,铺台板到斗枋约1米左右空间,上下安装有榫槽的木枋,若要关闭铺台,则用厚约2.5—3.5公分、高1米、宽20左右的木板若干块,两头插入榫槽,依次推入,直到完全封闭。若开启铺台再依次拿开。

二、大门,每栋房屋的大门都是可拆卸的活动门,可根据市场需要拆下大门,堂屋就是一个敞开式商店,大门门板用两条凳一搁, 便是货摊。堂屋也是各类工匠营业场所,如剃头、补锅、补皮鞋……

三、街沿,每栋屋街沿宽约1米左右,同时前檐口也伸出两步水。即便是雨天,顾客也可不用雨具而逛街购物。

人文

有人说鹤峰是山民歌的海洋,那么鹤峰是海,白果就是洋……

白果坪是恩施州文体局、州民宗局共同授牌的“民间文艺之乡” 同时又是“花鼓灯”“围鼓” 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基地,早在解放初白果的“花鼓灯” 就赴北京参加国庆典礼,1994年恩施州“三民汇演”中围鼓《八哥洗澡》获二等奖,中央二台转播了该节目,在1983年全国乌兰牧骑文艺会演中,在人民大会堂国庆演出的民间风情舞蹈“颂达” 的音乐素材便来源于这里,在全国获得优秀节目奖的 “板凳龙” 的民间舞蹈也来源于这里,有人说鹤峰是山民歌的海洋,那么鹤峰是海,白果是洋。

全县的山民歌有百分之八十在这里采集。白果人在这佛山的灵光下,在自然美景中劳动生活,感发神会,不拘形式、直露胸襟,歌唱劳动,歌唱生活,他们勤扒苦做,在露水里、在冷月下、在火塘边、 悲也歌、喜也歌、为生命的延续从摇篮到墓地,只有这歌声是他们不变的精神财富。白果的山歌种类很多,有插秧歌、薅草歌、放牛歌、采茶歌、赶骡歌.……从结构形式上有四句子、五句子、上下句、 穿号子、连八句等。一九六四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汇演受到毛主席、周总理接见的土家族歌手唱的“绣香袋”便是白果民歌。

白果坪的艺术门类丰富,戏剧、曲艺、舞蹈各具特色。解放初白果坪就有南剧、柳子戏、傩愿戏,加上皮影戏四大戏班,并有固定的表演场所。皮影戏在漆家大院堂屋演出,南剧在杨家大院四合天井演出,柳子戏在街中心搭台演出,傩愿戏因有武术和吐火等特殊表演多在河滩或操场演出。白果的曲艺有,薅草锣鼓,渔鼓,莲花落,三棒鼓。白果的舞蹈有:花鼓灯、狮子灯、板凳龙、丈鼓舞等。

(来源:云上鹤峰 责任编辑 张煜)

责任编辑 张煜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