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洞察:零碳食品来了 吃东西也能“减排”
自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节能减碳日益成为普通人践行的生活方式。近期,不少细心消费者发现,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超市货架上,都“上新”了不少零碳食品。买个菜就能减排、喝杯牛奶也能减碳……低碳生活作为碳中和的重要一环,现如今已经具体到“吃”这件事上。
在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螃蟹岬附近一家生鲜卖场,记者看到,在牛奶货架处,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包装的牛奶,其中某品牌一款箱装有机纯牛奶,在包装盒上明确打出了“碳中和”的绿色标签。而在该门店的有机蔬菜货架上,不少生鲜蔬菜的外包装上,都贴有一枚绿色的圆形标识——标注着“零碳农产品”。
门店工作人员:这些拥有零碳认证的有机蔬菜,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消费者每吃一包有机菜,都是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门店上线的零碳蔬菜,主要来自指定的有机蔬菜基地,包含叶菜、瓜果等20多个大众品类。
门店工作人员:这些零碳农产品销量一直不错,每天基本上都卖完,卖得最好的是。
记者随后走访武汉的其他多家超市,并未看到有零碳认证的农产品,但部分连锁超市表示,近期有引入零碳农产品的打算。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已有不少食品企业进军零碳食品领域。雀巢发布了一款碳中和该奶粉,宣称每罐可以助力抵消14.2千克碳排放。元气森林推出的首款零碳气泡水,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零碳绿码”,看见自己这瓶饮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盒马鲜生则表示,将推动零碳认证覆盖有机蔬菜、水果、肉禽蛋、粮油、乳制品等多种品类上。联合利华也表示,未来三年将陆续形成覆盖个人护理品、食品和冰淇淋三大类的零碳产品生产能力。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价格。记者探访发现,目前,碳中和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价差较大。你看,这款标注了碳中和的有机纯牛奶,一箱的售价为99元,而同品牌其他系列的牛奶一箱的售价仅为78元,净含量相等,零碳蔬菜方面,一份400克的零碳有机娃娃菜售价为9.9元,一份50克的香菜售价7.9元,350克的甜脆玉米售价13.8元。
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还发出疑问:碳中和食品吃起来能和正常食品口感一样吗?营养价值是否会大打折扣?对此,食品专家认为,从食品供给端来看,实现食品的碳中和,就是通过控制食品生产全过程中的碳排放,因此对食品本身的营养、口感等方面并没有太大影响。
食品专家:但由于现阶段零碳食品在研发、收获、加工、销售、储存等各环节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大,因此价格也会相对较高。同时,一种食品能否被称为碳中和食品,需要经过专业的碳排放交易所认定,目前相关标准还在探索和优化过程中。
专家表示,食品在原材料种植养殖、收获、加工、运输、销售、存储等层层环节均产生温室气体,且由于消费量巨大,其碳排放量也较为可观,因此食品行业所进行的减碳探索对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
食品专家:由于目前缺乏相关法规和标准,不排除一些企业吹嘘产品的减排效果,从而误导消费者。只有建立健全认证制度与标准,才能从源头上督促企业生产,进而培养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形成竞争优势。
(来源:经视直播 记者:祁晓菁 刘禹 责任编辑:王千 )
![](https://res.cjyun.org.cn/t/site/10008/1e4162f81029a8a503d73704a7950403/assets/2021cjy/dig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