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平安过大年】大年初一请查收,给孩子的兔年平安符来了~
大家好,我是成长兔~今天是大年初一,给大家拜年啦~祝福大家兔年吉祥、团圆和美。
现在正值春节期间,多数人都会选择带着孩子们跟家人团聚。但是,对于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免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的宝宝们来说,这个时期却很可能被多种疾病“夹击”,过年期间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才能让孩子免受疾病侵袭,健康过节!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成长兔我邀请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四大科室主任来给大家支招~一起来看看吧~
「他被誉为孕妈妈和新生儿的“保护神”」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夏世文无论是疫情之初还是如今,都要求诊室24小时接诊,他认为新生儿是极其娇嫩的一个群体,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他希望每一个新生儿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这也让他成为了孕妈妈和新生儿心里的“保护神”。
问:母亲感染了新冠病毒还可以喂母乳吗?
夏主任: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除非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母乳传播。无论直接喂养还是泵奶后奶瓶喂养,喂养过程,母亲均需佩戴N95口罩,做好手卫生。此外,哺乳期母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不建议停止母乳喂养。
问: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可以居家观察还是得住院治疗?
夏主任:新生儿如果仅感染新冠病毒,无发热,吃奶好,精神好,可以居家观察,咳嗽症状不重可对症口服止咳药(如小儿咳嗽糖浆、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严密监测体温、吃奶情况。但是新生儿一旦发热应即刻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呼吸次数>60次/分)、拒奶或者奶量明显减少、反应差、皮肤苍白、口唇或者四肢青紫等异常情况也需要及时就医。
「这个科室的医生都被称为“千面手”」
在医院有一个科室,永远都是“看病如打仗,挂号像春运”,因此,这个科室的医生也被称为“千面手”,它就是急诊科。儿童急诊科是直面家长崩溃和焦虑最多的地方,因此需要医生不光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抚慰人心的温柔,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的主任赵慧,就是这其中最有耐心的一位。
问:孩子发生高热惊厥怎么办?
赵主任:
1、保持环境安静和呼吸道通畅
应保持环境安静,禁止喂水或喂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期间分泌物较多,可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避免窒息。
2、防止受伤或进一步伤害
抽搐时除防止跌落或受伤,另外勿刺激患儿,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按压或摇晃患儿导致进一步伤害。
3、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时就医
观察患儿面色、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拨打120或自行送就近医院进一步救治。若孩子面色、口唇发绀则需要吸氧,若惊厥发作持续>5 min,则需要使用药物止惊。
问:“网红药”蒙脱石散到底怎么用?
赵主任:
1、过量用药有风险。可能导致便秘或胃肠结石。
2、合用药物有讲究。蒙脱石散本身需要空腹口服,每包量需要50ml水混匀服用,其吸附作用强,与其他药物同时合用时一般建议间隔1~2小时。
3、不是腹泻万能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去除引起腹泻的病因。儿童急性腹泻服用本品1天后、慢性腹泻服用2-3天后症状未改善,需及时就医。
问:孩子生病应在什么情况下立即就医?
赵主任:
3个月以下的小宝宝发热,立即就医;
6个月以上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出现呼吸困难——点头样呼吸、 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出现凹陷等;
嗜睡或者昏迷、出现抽搐;
皮肤苍白,口唇发紫;
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对于有免疫力缺陷等其他健康问题儿童,感染后也应尽快就医。
「“呼吸机”帮助儿童畅快呼吸不咳嗽」
“孩子新冠感染后,明明抗原已经转阴了,为什么还是咳个不停?”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黄洋提到,每天在门诊中都会遇到家长这样的提问。而她的职责,就是为这些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孩子们尽快摆脱咳嗽的困扰。
问:居家做雾化有哪些注意事项?
黄主任:
1、雾化前不要给孩子抹油性的面霜,防止药物吸附在脸上。
2、哭闹会降低雾化治疗效果,孩子在哭闹时药物的雾状颗粒更多停留在口腔咽喉处,只有少部分能够进入肺泡等下呼吸道,建议在孩子安静状态下做雾化。
3、儿童做雾化时尽量采取放松直立的坐姿,以避免雾化液倒流至咽喉部引起呛咳或窒息。雾化过程中要注意雾化的情况以及儿童脸色等,一旦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雾化。
4、雾化后要及时给宝宝清理脸和漱口,避免药物残留。
问:孩子咳嗽会咳成肺炎吗?
黄主任:宝宝咳嗽不会导致肺炎。常见的咳嗽都是由于呼吸道感染之后引起的,多数是一个病毒性的感染,所以多半不需要使用药物可以自然痊愈的。同时,咳嗽也是身体一个保护性的生理反应,通过咳嗽这个动作,把气道的一些分泌物能够及时排出体外,达到一个疾病恢复的状态。
问:咳嗽究竟怎么安全用药呢?
黄主任:如果是呼吸道异物引起的呛咳,一定要及时就医,尽可能快速地取出呼吸道异物;如果是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孩子生病咳嗽,也要及时就医,让医生给与适当的抗感染治疗,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对于儿童有痰咳嗽,家长应牢记“安全祛痰”优先的原则,除了使用成分单一的祛痰药,也应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强力镇咳药。还有一些祛痰的物理小方法教给大家。
「助力儿童茁壮成长的“发动机”」
儿童保健对家有儿女的父母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进行过身高体重测量,做过最基本的儿童保健;陌生是因为不知道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到儿保科就诊。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吴辉文表示,这段时间,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帮助“小阳康们”提升免疫力,健康应对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
问:“小阳康”后如何提升免疫力呢?
“吃”出来的免疫力
吴主任:
1、6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
2、7~24月龄:继续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动物性辅食及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尽早添加,注意保证辅食的多样性及一定的稀稠度。
3、学龄前:均衡饮食+培养独立进餐。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肉鱼虾等;饮食注意细嫩软碎清淡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AD等。
4、学龄期:均衡饮食+优质蛋白质摄入。按照膳食指南的建议:全谷物食品,包括全麦面包、米、面、小米、燕麦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各种豆类、鱼、蛋、瘦肉等;每餐要搭配蔬菜;适量水果;每天吃一些乳制品;限制盐、脂肪和糖的摄入;多喝水。
“睡”出来的免疫力
吴主任:孩子的睡眠质量也是影响身体抵抗力的重要因素。想让孩子身体好,首先要保证拥有充足睡眠,尽量保证在9点钟上床,10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睡前不要让孩子太过兴奋,适量喝点热牛奶,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保证优质睡眠的条件是环境安静、黑暗、温度适宜。孩子新冠感染后影响睡眠的情况很普遍,主要是身体不适和睡眠习惯,都需要进行调整。
“冻”出来的免疫力
吴主任:所谓的“冻”,是指让孩子适当接受冷刺激,它会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的活动功能,供给身体热量,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如:经常开窗通风,让孩子在房间里感受冷空气;给孩子适量减少些衣物,带他到户外接受冷空气的刺激;尝试给孩子用冷水洗脸、洗手等。
当然,父母在给孩子进行“冷刺激”训练时,一定要保证在孩子健康的状态下,要适龄进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同时,也有一些被动的小儿推拿手法可以教给大家。
“玩”出来的免疫力
吴主任:父母总担心天气冷会让孩子生病,但实际上,让孩子多到户外运动能产生热量,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调节体温功能。冬天比较推荐给大家的运动方式有散步、跳绳、做做四肢伸展操等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荆楚大医生》
每周五、六、日19:10分
更多健康科科普知识等你来get~
出品:荆楚大医生
科普支持: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万磊
设计:李丹丹 汪李怡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陈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