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清廉建设 贯通“惩治防” 打好“总体战”
湖北省宜昌市纪检监察机关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抓手,建立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图为近日该市夷陵区纪委监委干部在兴安社区开展“三资”管理督导检查。唐强 摄
“你好,我看到了你们发布的公告,想提些建议……”最近,湖北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经常接到各地干部群众踊跃建言献策。
此前,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公告,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8个领域,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公开征集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建议。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深入推进专项治理,是湖北省纪委监委纵深推进清廉湖北建设的具体举措。
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纠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党风政风改善,是清廉湖北建设的重要出发点和着力点。
湖北省纪委监委建立清廉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一体发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监管职责贯通协同,形成清廉建设同题共答、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常态化机制保障长效化建设
解决谁来建、怎么建、如何评价的问题
亮出前一阶段工作“成绩单”,晒出下一阶段工作“项目清单”,交流清廉建设经验……在近日召开的清廉湖北建设协调推进会上,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医院、清廉村居等7个清廉载体的牵头单位相关负责人争相发言。
“我们的协调推进会坚持以问题导向调度工作,7个清廉载体‘协同作战’,‘一盘棋’推进。结合探索实践,不断完善清廉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责任更加明晰、分工更加科学、协调更加顺畅,为清廉建设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清廉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清廉湖北建设,谁来建、怎么建、如何评价?湖北坚持用常态化机制保障长远效果。
2021年8月,湖北省委出台推进清廉湖北建设的意见,省直机关工委、省政府国资委、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牵头制定清廉机关、清廉企业、清廉学校、清廉村居等7个具体实施意见。
湖北省纪委监委联合省级清廉载体建设牵头单位制定下发清廉湖北建设效果评价指引,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使各级清廉载体建设责任可量化、进度可评估、效果可感知。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工商联经过深入调研制定出台的《湖北省清廉民企建设评价标准(试行)》,总结提炼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内控机制等5个方面内容,明确“三好四有五不”评价体系,赢得广大民企认同、支持,越来越多民企积极参与清廉民企建设,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与此同时,湖北省纪委监委强化监督保障,明确监督检查室、派驻(出)机构工作职责,将清廉建设纳入日常监督、专项检查等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内容,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清廉建设的主体责任。
全省各地各单位因地制宜,纷纷探索建立推进清廉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自然资源部门业务范围广、专业性强,审批事项多,廉政风险相对较高,建立清廉建设常态化推进的机制尤为重要。”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中,该厅坚持抓机关、带系统,聚焦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人事任免等权力事项,排查廉政风险点,优化工作流程。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政务服务事项均可网上办理,省级59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办结总时限减少六成。
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与机关纪委、相关业务处室加强经常性会商研究,联合开展对机关各处室及各市州自然资源局落实清廉建设重点项目任务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清廉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完善行政决策程序,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促使权力运行更加廉洁高效。
典型引路推动全域共建
让基层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叫得响
“小麦长势好,肯定有个好收成!”眼下,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正是冬灌的好时节。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良种场村的村民们再也不为农田灌溉发愁了。
此前,良种场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个别村干部履职不到位,致使几十口堰塘被少数村民非法侵占,部分农田灌溉受影响。清廉村居建设开展后,村“两委”班子加强集体“三资”管理,把整治堰塘承包等列为重点事项,将堰塘全部收归村集体所有,全村农田灌溉问题得以解决。
“如今,在良种场村,包括村集体堰塘在内的‘三资’管理都依托数字化公共平台运行,更加透明、便捷、高效。”九集镇纪委书记张超介绍,该村明确31项小微权力运行廉洁风险点和监督防范措施,创新开展群众点评监督,“三资”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2022年8月,襄阳市在全市推广良种场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随后,该市出台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文件,制定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规则,加强乡镇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在各乡镇启用湖北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系统和农村资产产权交易系统,实现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的平台交易全覆盖。
示范引领,是湖北推进清廉建设提质增效、全域推进的重要路径。依托各清廉载体的创新实践,湖北省纪委监委推动各级清廉载体牵头单位及时总结经验,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叫得响的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省直机关工委按照党建引领过硬、清廉基础较好、示范带动较强的原则,提炼出10个优秀工作法和20个典型指导案例,依托党建协作区组织开展巡回观摩,推动清廉机关建设。省农业农村厅按照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亲清、人居环境清净、党员干部清廉“六清”标准,对各地推介评选的省级89个典型村和44个联系点进行奖补,推动全省建成县级示范村1053个,打造清廉村居试点样板。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省、市、县三级清廉建设示范点2700多个。
为加强国资国企监管,防止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靠企吃企”腐败问题发生,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与推广运用,探索开发国资监管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系统、综合监测展示系统等功能,实现国资监管“一张网”。
武汉市政府国资委在积极推动城投集团、地铁集团、文投集团三家企业开展清廉国企示范建设的同时,将在线监管系统的建设运用与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围绕构建监督协同机制、追究违规经营投资责任、明确监管权力与责任事项等,先后联合市委巡察办、市审计局制定完善一系列制度,使线下与线上监管同步发力,筑牢廉洁“防火墙”。
防治同步解决系统顽疾
使清廉建设成果更好惠及群众
“手术做得非常好,我想表达一点心意,医生怎么说都不要,对我们就跟家人一样。”近日,随州市曾都医院纪检监察科工作人员来到住院部病房了解一线医护人员的医风医德与廉洁从业情况,患者陈女士说出心里话。
医疗卫生行业风气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22年,湖北省卫健委聚焦清廉医院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部署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高值医用耗材专项整治,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医疗领域虚假广告,推动规范医疗机构、医疗人员依法执业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如何让清廉建设成果更好惠及群众?湖北省纪委监委从群众身边的具体事入手,顺应群众意愿开展“点题整治”,让“群众盼的事”成为“纪委干的事”,2022年根据群众意愿确定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5”专项整治内容。“1”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5”即不合理医疗检查、“三假”(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问题,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5类问题专项整治。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台账,健全完善交办督办机制,对问题整改敷衍塞责、消极应对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在专项整治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5312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67人。
惩处不是目的,防治才是关键。湖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防治同步解决系统顽疾,将解决个性问题与规范管理、堵塞漏洞、健全制度结合起来,推动形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
针对各地检查中发现的违规列支教师陪餐费、学期结束结余资金未清退、就餐同质不同价等问题,省纪委监委督促5家省直单位联合出台《湖北省中小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为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宜昌市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集中排查,出台《宜昌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细则》……湖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1421个。
清廉文化建设是固本培元工程,有着巩固清廉建设成果的长久之效。
湖北省纪委监委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贯穿清廉湖北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清廉素养和全社会清廉素质。在党员干部层面,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家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用权,带头涵养清廉家风。在社会层面,深挖各领域廉洁文化资源,打造精品力作,建设精品阵地,开展清廉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地各部门建设“一市一广场”“一县一长廊”“一乡一面墙”“一村一块栏”,打造四级清廉文化宣传矩阵,并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廉洁文化建设。2022年,全省共展播展演廉洁文化作品2.5万个,组织廉政专场演出1900余场,崇廉尚廉、向上向善的氛围更加浓厚,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官章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 杜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