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20年接力支教,大山深处写青春

2022-12-05 10:43:05 
分享到: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五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摘选

2022年12月5日

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

9年前的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

“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

勉励青年学子弘扬志愿精神、奉献有为

总书记的回信是肯定,更是激励

一批又一批华农学子接续奋斗

书写着接力支教20载的青春华章……

“天边边那树红杜鹃,默默地开过了多少年;天边边那树红杜鹃,悄悄地开成了一大片……”这首为“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和华中农业大学志愿者创作的歌曲,如今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志愿者之歌。2002年至今,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18棒支教团、190余名青年从徐本禹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接续跋涉走进贵州毕节的大山,一扎就是20年。

悠悠20载,山里的杜鹃花开了一茬又一茬,支教志愿者走了一届又来一届。迢迢远途挡不住青春的脚步,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接力棒从未中断。他们将青春与大山相连,让希望的杜鹃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12月5日,初冬的山村寒意阵阵,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传来朗朗读书声。群山环绕的两层小楼前,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篮球场跃动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读书声、欢笑声,在大山里回荡,乡村校园犹如春天般充满生机。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青山转了一弯还是弯”,提起初来贵州的日子,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8届研究生支教团为民小学分队长宫照伊湄记忆犹新。今年夏天,宫照伊湄、蒙焌仕、亓烨、彭澄、袁清韵为民小学支教队的5名队员背起行囊、接过接力棒,跨越千里来到毕节,开启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

贵州的山多,这山望着那山,这山连着那山。载着队员们的大巴车左右晃荡,驶过一道道山弯,穿过一条条隧道,停在了黔山深处。和前辈一样,初到狗吊岩,他们就面临着教育教学中千头万绪的工作。为民小学有152名学生,近一半为留守儿童,当地只有4名教师,这意味着支教老师要同时肩负几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

除了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队员们还翻山越岭,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温度在零下的贵州初冬,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大山的千沟万壑,除了抓好孩子们的功课,还要帮忙联系爱心资助,为孩子们送上毛衣、棉鞋、羽绒服等暖心过冬物资……让每个孩子都被关照、爱护,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在和同学们熟悉的过程中,村里一户家庭让队员们印象深刻。那家有5个女娃,其中3个都是支教队的学生。女孩们个个品学兼优,但父母却并没有培养孩子学习的意识。得知家里只有一台电子设备,三个女孩不得不轮流上网课,宫照伊湄被深深触动。队员们立刻着手重新排课、协调时间,通过额外布置任务,私下一对一指导,帮助孩子们不落下任何一堂课。

“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我们希望能让家长发现孩子的天赋,让更多大山的女孩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在宫照伊湄看来,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山区学生学习知识,更在于改变教育理念,推动这片大山里的人们走出落后。“我们想发一点微光,照亮孩子们出山的路。

同在贵州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本禹希望小学,以及湖北恩施的摩峰中心小学,每一个支教点、每一届支教队,都面对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队员们从未退缩,他们在“扶智”的同时,着力突出“扶志”,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引导孩子们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展望未来。

他们精心备课,走上讲堂,传授知识;他们丰富课外文化,搭起“希望蔬菜大棚”,组建“美育合唱团”,开展世界儿童日娱乐活动、“艺”起“童”行艺术课程,帮助孩子们拓展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他们发起 “玩转科学”项目,通过环境保护、自然地理、生命科学、园艺种植4类课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为他们播下梦想的种子。今年,该项目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他们连续7年发起“大手拉小手”活动,带领留守儿童走到武汉、贵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筑文化桥,圆世界梦”文化交流课程,在线上课堂中传播异国文化,不断开拓孩子们的眼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支教队员一批批告别,但一束束牵挂的目光却从未离开。“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7届支教队员周晓宇,至今仍不断收到当地学生、家长的慰问信息。忆起把他乡作故乡的支教生活,周晓宇说:“我们收获着成长也收获着感动”。

20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耕耘着、付出着,他们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郭子鸣所说,“支教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在为民小学“本禹”支教故事展览室,四面的照片墙见证了志愿队20年的点滴回忆,教室从窑洞、土坯房变成现在的多媒体教室,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均等化不断发展……第十七届支教团成员路畅说:“每次看到这些照片墙,我都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在这里的志愿服务就像接力一样,历届支教队员将这份精神——‘本禹精神’传承下去。”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一年又一年,一个脚印接一个脚印,“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继续着青春的志愿接力。他们经过漫长的旅程,春夏秋冬,改写着这篇土地的未来。他们像一株株杜鹃花一样,扎根西部、坚韧不拔,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为山里的孩子送去爱与希望。彼此成就,生生不息。

为民小学有一支传承了数年的红钢笔。红钢笔见证了一届届支教队员为孩子们批改作业的深夜,寄托了一棒棒志愿者不断传承的志愿精神。“乡村教育,还需要我们一棒接一棒地传承和支持。” 从上一届支教团手中接过红钢笔,宫照伊湄默默在心中立下誓言。

20年,18棒,195人次,一场青春无悔的接力。他们像山沟壑中的杜鹃花一样,芬芳一年又一年。

“牵挂,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牵挂,狮山的露雨滋润

牵挂,像蓝天白云的宁静

倾心浇灌期待花开人间

牵挂,南湖的情谊谁的情……”

深情的歌声回荡狮山,2022年9月23日,改编自徐本禹等若干支教典型的原创话剧《牵挂》再度上演。这是本学年迎新季的首场演出,也是本禹支教故事登上话剧舞台的第10年。

这部由华农师生校友参与创作并演绎的话剧,用艺术的形式将青年志愿者的支教故事搬上了舞台。10年来,《牵挂》已成为华农新生入学的一堂“必修课”。

汪吉燕久闻《牵挂》大名,往年都因故错过,为了不留遗憾,已经大三的她特地抽空来看了这场演出。“面对种种困难又怎样,家人不理解不支持又怎样,张福禹(话剧主人公)依然坚定地选择留在大山。明年我就大四了,我也想报名加入支教团!”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汪吉燕心潮澎湃。

作为本禹故事的参与者、续写者,每一届支教团回来后,都会参与到话剧的演出中。对“本禹志愿服务队”第17届支教队队员们来说,话剧的场景与支教的点点滴滴恍若重叠。再见已是剧中人,他们百感交集。

这台情系华农师生的话剧背后,源于一个长达20年的约定。

“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偶然看到一篇对贵州“岩洞小学”的报道,改变了华中农业大学1999级学生徐本禹的人生轨迹。大三暑假,他和4名志愿者来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支教。此时的为民小学,没有通水、没有通电、没有通路,但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深深打动着徐本禹。

翻过一道道山、走过一道道沟。徐本禹深情地对乡亲们说:“毕业后我会回来的。” 短短一句话,成为今后“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向山区孩子们许下的共同诺言。2003年,为了坚守这个美丽的约定,在以高分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之后,徐本禹毅然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重返贵州践行对孩子们的承诺。华中农业大学全力支持他的决定,破例为他保留了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

一约既定,念念不忘;薪火相传,昭昭有光。在徐本禹经历的感召下,“本禹志愿服务队”于2005年成立,一代又一代的华农学子跟随本禹的脚步,投身于西部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的爱心接力。他们带着信念而来,前赴后继种下希望的种子,让自己的奉献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行动和大爱担当的生动注脚。

研究生支教团的精神事迹,令广大在校生振奋和感动,激发着众学子“扎根西部、建设祖国”的热情,也成为学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涵养志愿服务文化的有力抓手。

“我们以‘本禹精神’为核心,通过话剧、图书、音乐、志愿宣讲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园志愿文化的链接和纽带。”华农研究生支教团指导老师王石径说。华中农业大学将支教文化和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本禹精神”得以延续传承。

“当年听完支教团的报告,我深深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我决心好好学习、立志成才,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为社会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什么会选择报名加入支教团?”当被问到这一问题,“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第17届队员刘芝宁说。

先行者的故事,成了校园里口口相传的话题;“到贵州教书去”,成为一代代学子的共同愿望。今年9月,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百余名华农研究生响应报名,经过层层选拔,他们中的佼佼者将接过上一届“研支团”的接力棒,向大山深处接力进发。

如今,以“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华中农业大学最具特色的校园志愿文化。在“本禹精神”和研究生支教团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他们与时代同声共气、同步并肩,活跃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国际赛事等志愿服务现场。

“华中农业大学把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抓手,把志愿服务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全环节。我们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个团支部设立公益委员,将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校的每一个角落。”王石径说。近年来,在华农独特的志愿文化土壤的浸润下,该校新生注册志愿者的比例已达到100%。

2005年,年仅5岁的陈晓娟,第一次在“感动中国”颁奖礼上听到“徐本禹”这个名字时,便在心里暗暗埋下了一颗种子——要成为像本禹一样的支教老师。长大后,她考到了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

陈晓娟的家乡大水乡正是徐本禹当年的支教地。“我是从大水乡走出来的,别人能够到生我养我、培养我的地方,为我的家乡做出一点点贡献,我更有义务去这样做”,“本禹精神”是陈晓娟的精神原乡,“反哺家乡”是她守望的青春梦想。2021年,她报名成为“本禹志愿服务队”支教志愿者,成为大水乡大石小学第17届支教老师,就像那首歌唱得一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曾受教于徐本禹的康胜美,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的三尺讲台,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李华芬患上白血病,仍坚持在大石小学支教;张朝岑募集资金在大方县修建“爱心水窖”1000多口,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志愿精神薪火相传,从华中农大扩展到全国各地。

20年不变的承诺,20年无悔的接力,像雨水下在干旱的土地上,“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当地的样貌。一代代支教队员和山区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共同书写了教育扶贫的奋进篇章。

20年间,支教团在大山中扎下了根,开出了花。“本禹”老师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金字招牌”,支教队员一开口讲普通话,乡镇上的百姓就知道“这是湖北来的老师”,附近的村民翻越重重山路,也要把孩子们送来上学。

20年间,支教队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本禹希望小学等一批小学相继建成;新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孩子们享用着免费午餐茁壮成长……爱心资金不断涌入,刷新着教学硬件与软件。

20年间,支教队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这片土地:山里娃的普通话越说越好,上学的女娃娃越来越多……这场青春接力改变了山区的教育理念,用教育扶贫照亮孩子们的未来。

20年间,一批批优秀学子走出大山,学成后又回来建设家乡,奋战在当地的教育、建筑、医疗、商业等领域。接受本禹精神浸润的支教者和被支教者走向各个岗位,志愿服务精神在全社会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谆谆话语、殷殷嘱托,激发了广大青年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澎湃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支教、支边服务。他们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将青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人类社会不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对理想的追逐而进步的吗!”正如《牵挂》中振聋发聩的独白,青春伟力,正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源源不断地汇聚。

杜鹃花,是生命力顽强的野花,坚韧地扎根在贫瘠的土壤,每到夏秋,竞相怒放。明年,又有新一批华农学子将踏上支教的旅途,经过寒来暑往的旅程,用爱和坚守浇灌山里娃的热望,续写着薪火相传、青春无悔的“大山之约”。

(编审 李登清 策划 孙俊 记者 胡傲蕾 美编 向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