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幸福家 幸福+ | 仙桃:秸秆综合利用 “鸡肋”变“香饽饽”

  2022-11-12 19:44:16
分享到:

秋收接近尾声,秋收后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难题。今年,仙桃市三伏潭镇积极引导村民群众参与,在秸秆处理上探索了一条新出路。

立冬过后,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陈宝军就将田埂上打包好的稻草秸秆运往合作社。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陈宝军:“一亩地大概可以(卖)将近200块钱,收入增加得不高,但是它解决了我们好多麻烦。”

陈宝军所在的苏湾村有4000多亩农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和小麦。每到秋收时节,废弃秸秆的处理让村民十分头疼。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陈宝军:“一亩田能产生差不多1000多斤(秸秆),你又没有位子放,有时候偷偷地烧。但是烧以后蓝天卫士它会报警,村干部马上上门了,打碎以后还田,草在里面以后庄稼扎根不好,容易死,实在是没得办法。”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党支部书记舒林华:“老百姓就是你追我赶,像打游击一样。你白天宣传,我晚上烧;你晚上宣传,我白天烧。后来就是沟渠、河道里面、路边到处乱扔,出行不便,影响河流的堵塞。”

“堵”不能治根,想办法把秸秆消化掉才是王道。今年8月份,通过反复市场调研和收集村民意见,村两委决定动员湾子里一家生意清淡的老木材厂,转型做秸秆综合利用,这样一来,企业活了,也解决了村民们的大难题,但企业负责人却有些担忧。

仙桃市运辉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运仿:“搞木材还比较熟悉,稻草(综合利用)从零开始做起,设备、场地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为了打消企业的顾虑,一方面,村干部主动跑部门,争取政府相关补贴资金,并促成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村民代表共同谋划出力。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丁泽林:“我愿意把土地租(流转)给他。”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鲁修标:“我是搞修路工程的,(可以)把路修好,把土地平整好,比市场价低10%、15%都没有关系。”

仙桃市三伏潭镇苏湾村村民高良才:“我有几台车,还有一些朋友,只要有草 ,我可以跟你及时收到位。”

9月初,秸秆回收利用合作社成立了。由于大家的共同参与,土地、人工、机械加一起,比市场价节约了好几万元,同时,村干部还争取到了政策资金补贴70多万元。目前,合作社订单遍布周边10多个村,带动100名村民就业。

仙桃市运辉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运仿:“运到云南、甘肃,主要(用途)是牛羊饲料,电厂(发电) 酒厂的草(今年)收到一万吨,利润的话50块钱一吨左右。”

看到苏湾村尝到了甜头,隔壁熊湾村也动了心,由熊湾村村支书牵头,8名村民共同成立合作社,专门回收干稻草和大豆秸秆,当初的“鸡肋”成了大伙眼中的“香饽饽”。

仙桃市三伏潭镇熊湾村村支部书记郑享红:“以前是我们家家户户求他们(村民),割齐草(长稻草)我们收,现在他们是主动地要求我们收。蓝天卫士报警,去年的话有10多起 ,今年是一起都没有。”

仙桃市三伏潭镇组织委员胡凝:“这次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解决问题,大家共同谋划、共同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借力,做好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引导村民群众参与解决更多问题。”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郑莉莉 张琼 仙桃台 彭鹏 责任编辑 徐珊珊)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