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当地时间11月10日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办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中国的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江苏盐城7个城市获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据悉,此次颁证仪式上,共有13个国家的25个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这也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全球最高荣誉。
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水资源、生物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等。
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是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对于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湿地保护意识,厚植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湿地公约》秘书处支持下,科学开展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印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指标》,进一步规范参与认证主体,明确推荐城市依托湿地类型。
截至目前,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据13个,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代表了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入选“国际湿地城市”需要达到《湿地公约》认定的“金标准”。申报城市行政区域内应当有一处(含以上)国家重要湿地(含国际重要湿地)或者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或者国家湿地公园等,并且湿地率在1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0%。
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武汉市的湿地面积约为 162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8.9%,拥有165 条河流,166 个湖泊,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雷光春透露,在若干申报国际湿地城市中,武汉是独立委员会评审第一次会议就全体通过的城市。这在全球其他获评的国际湿地城市中还属少数,是对武汉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极大肯定。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吴俊勤表示,武汉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这个金字招牌,不仅得益于武汉市丰富的湿地资源,更是对多年来武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施湿地保护修复、探索人、城市、湿地和谐共生的充分肯定。
“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继续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进一步守护好、利用好武汉的绿水青山,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武汉力量。”吴俊勤说。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文杰 通讯员 汪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