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数字光谷”三年行动方案 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样板
11月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东湖高新区“数字光谷”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以下简称《方案》),以数字化为抓手,推动数字政府能力升级,促进武汉东湖高新区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经济竞争优势。
近年来,武汉东湖高新区围绕数字产业、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武汉东湖高新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局长汪小龙介绍,2021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0%,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总营业收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35%;已建成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依托智能分拣派单系统实现83%的实时自动派单率,准确率长期稳定在85%以上;全区5G基站累计建成2257个,基本实现 5G 网络全域覆盖,光纤光缆铺设总长度超7000万芯公里;实施全市首个智慧多功能杆项目,安装智慧多功能杆3200余杆,规模居全国前列;在全省首创电子营业执照“一网通投”,成为全国第四个实现了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的地区。为“十四五”时期东湖高新区建设数字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案》指出,武汉东湖高新区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数字化感知、决策、指挥、协同、服务等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显著增强。《方案》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统筹安排45个重点信息化项目。武汉东湖高新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副局长龚学艺表示将通过贴榜挂帅的方式,让一些企业科研院所参与进来,最终共同解决具体问题。
在企业服务方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将进一步以信息化手段赋能科技人才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等,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探索数据赋能产业创新的新模式。武汉东湖高新区政务和大数据局局长汪小龙:“进一步优化企业成长发育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服务免申即享,一触即达等创新场景;实现惠企政策的精准推送、直接兑现;促进服务机构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实现涉企服务链条化的办理。”
未来3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将以一套数字底座为基础支撑,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运行三大领域试点数字化应用,以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数据资源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规则体系为三大主要保障,形成数字光谷“133”框架体系,推进“数字光谷”建设。 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样板区、基层治理示范区,打造企业服务创新区、数字治理引领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联动机制,成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标杆,园区数字化发展能力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湖北之声记者:夏晓青
通讯员:吴非、苏琛
责任编辑:李曼
编审:张晓东 胡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