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崇阳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公开审理 提醒:个人信息非必要不提供

  2022-10-01 16:01:29
分享到:

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网络安全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修改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责任制度。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保护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咸宁崇阳县法院近日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咸宁崇阳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公开审理

近日,咸宁市崇阳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卢某涉嫌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是崇阳县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崇阳县检察院起诉指控,2020年至2021年,被告人卢某在某移动通信公司崇阳代理店工作期间,利用给客户办理电话卡服务的便利,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并通过微信非法出售给他人用于注册某互联网平台账户,共计非法获利5781元。公诉机关认为,卢某借助经营活动之便,未经消费者允许,擅自将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以牟取非法利益,致使众多消费者信息被泄露、使用,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公益诉讼起诉人认为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当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民事侵权责任。

庭审中,控辩双方围绕被告人卢某的具体犯罪事实进行了举证、质证,充分发表了辩论意见,被告人卢某进行了最后陈述。该案将择期宣判。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其实就是日常所说的泄露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造成不同的损失,比如有丢钱的,有欠信用卡的,有收到各种骚扰电话的等等,会给人的生活带来不太好的影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有哪些?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肖登辉教授接受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主要有,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 还负有民事责任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将会受到哪些处罚呢?除了刑事方面的处罚,民事方面有没有责任呢?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肖登辉教授介绍说,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按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而对于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则按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也就是最前面的那一款的规定来处罚。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有关法律的规定,应当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非必要不提供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平时我们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肖登辉教授提醒大家,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有权限制或者拒绝他人,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处理。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个人也有权要求个人信息的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进行解释说明,这是来自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明确规定。在日常生活中,公民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要提供个人信息,尤其是包含个人隐私的信息,更是要特别的慎重。

专家同时提醒,如果想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侵犯的话,要在平时就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不要到一些不知名的网站上输入自己的信息,也不要为了贪小便宜随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注册新的网站,这些都可能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一旦信息泄露后自然也就会有对应的危害。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范莉 咸宁台 崇阳台 相关信息来源 国家网信办 责任编辑 吴晓文)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