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代通才姚茫父,大名不朽书画铜

  2022-09-10 11:48:32
分享到:

姚茫父写梅尧臣诗意山水铜盒图

任超摄影

姚茫父写牡丹裁纸刀与刀鞘

任超摄影

姚茫父颖拓“刘宋桂阳王虎符”铜盒

任超摄影

姚茫父为罗承侨摹古陶文手镇

刻铜传统

晚清民国时期,有一项工艺美术深受文化名流和收藏爱好者追捧,它就是:

“最后的文玩” ——刻铜文房。

刻铜,指在铜质文房用具上镌刻绘画、文字等,以刻铜墨盒和镇尺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刻铜水盂、笔架、印章盒等。

陈师曾绘“落日放船好”墨盒

王梦白绘、张寿臣刻“松鹤图”墨盒

汤定之写“山水”墨盒

张大千绘“高士图”墨盒

溥心畬绘“疏木孤舟图”墨盒

当时的北京美术圈里,几乎所有人都曾参与过刻铜艺术,书画名家如陈师曾、陈半丁、王梦白、金拱北、齐白石、溥心畲、张大千等,社会名流如梁启超、陈三立、周作人、梅兰芳等,不胜枚举。

金拱北写铜镇

齐白石绘赠瑞光的《菩提达摩图》镇尺

齐白石绘、张寿丞刻“归鸦图”墨盒拓本

这些文人雅士不仅自己使用、收藏刻铜文房,更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寄托情谊,一时蔚然成风。

刻铜名家张寿丞曾将齐白石画在墨盒上的《归鸦图》精心刻出,然后相赠。齐白石对此盒爱不释手,写下题跋:

“张寿丞刻铜空前,赠余此物,当宝之。”

其实,中国使用铜器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在青铜器上铸造、錾刻文字和花纹。晚清民国刻铜文房的兴起,则是延续了数千年金石文化余韵的一朵奇葩。

杜鹏飞教授在多年研究后认为:

当时那些高水准的刻铜工艺制品,是由书画家、艺术家与匠人(铜师)共同创造而成的。在技与艺的互动交融之下,开创出民国初年“书画铜”盛极一时的局面。

姚茫父写“双钩兰花”铜盒拓本与同时期绘画

艺苑重光

在参与刻铜艺术的诸多名家之中,姚华(字重光,号茫父)亲笔写画、名店名师制作的刻铜文房最为出彩。

他虽不亲自执刀刻铜,却积极参与写画,指导铜师改进技艺,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刻铜文房,以至于被讹传与铜师陈寅生、张樾丞并称为“近代刻铜三大家”,亦足见他在刻铜艺术领域的影响之大。

由于姚华的艺术涵养深厚,他参与制作的刻铜文房也别具一格,被人们视为心仪尤物,争相求购。

姚茫父写《公鸡图》铜盒拓本

和姚华时代相近的掌故学家高拜石曾这般写道:

“当年北京大书坊里所售墨盒铜尺上面,多有茫父之作,或碑拓摹刻,或山水、佛像、竹石、花卉,或以篆隶行草各体所写的格言,皆极名贵。”

姚茫父写“优波毱多尊者”铜盒拓本

姚茫父写“树下说法”铜盒拓本

1923年11月,上海《申报》记录了梅兰芳从北京来沪的消息,提及他携带刻有茫父所临晋造像的墨盒一件,“刻镂至精”。而早在同一年的8月,京剧大师程砚秋也购得一茫父书《长恨歌》铜墨盒,并专门到其住所求题跋。

这两则记录足可证明在当时,茫父写铜作品是多么受社会名流的喜爱!

遗憾的是,姚华如此厉害,为人却极为低调,又因五十四岁即离世,因此他的个人品格和书画艺术虽高妙超群,却远不及他同时代的名家受今人重视,更遑论已日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刻铜作品和艺术。

金石别卷

《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

杜鹏飞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2年7月

定价:298.00元

今日首发——《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是清华大学杜鹏飞教授的新作,也是他对姚茫父历年写铜作品的全面整理。

杜鹏飞教授专注姚华研究20余年。继整理茫父家书及其生平编年之后,他希望能借助本书,最大限度地呈现茫父写铜作品和书画艺术之美,也从侧面反映出茫父高洁的品格与民国文人精神风貌。

“莲花盦(ān)”来自于姚华在北京的居所——宣武门外烂缦胡同莲花寺。就是在这里,茫父开始了他近二十年的写铜生涯,直至1930年殁于此。

姚茫父写“老干梅花”铜盒拓本

姚茫父以草法写松铜盒拓本

姚茫父写“晋铜虎符”铜盒拓本

姚茫父为以清写书法铜盒拓本

姚茫父题跋陈师曾写铜盒拓本

  自1912年至1929年,本书按编年收录了茫父参与创作的刻铜作品总计474件,其中实物作品80 件(含失群残件),拓本近400件。

每一件刻铜作品,都可以充分感受茫父的艺术造诣和工匠的技艺之美。

另外,茫父写铜作品多为受人所托,他常会在题款中交代制作缘由,本书作者多方考证,力图将作品所提及的人物加以梳理,以反映茫父与他们的交游,读者也可藉此了解刻铜作品背后的其人其事。

茫父其人

姚华肖像

姚华何许人也?

他是近代贵州地区最富盛名的文人和艺术家,也是北京美术圈响当当的人物,与陈师曾被认为是晚清民国北京画坛领袖,有“姚陈”之称。

姚茫父与陈师曾合写“双清”铜镇

与陈师曾合写“青松白云”铜盒

1876年,他出生于贵州贵阳,28岁时中了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后公派游学日本,在东京法政大学习法政,兼修教育学。

三年后,姚华学成归国,改任邮传部邮政司主事。进入民国后,他历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国会议员等职,后淡出政界,潜心教育、学问与艺术。

陈师曾(后排左一)、茫父(前排右二)与友人合影

作为一名教育家,姚华的履历也非常了得,先后任清华学堂中等科国文教员、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教授、私立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创始校长等职,培养了许多学生,他的讲义——《弗堂弟子记》,流布于各个大学。

除书画艺术之外,在当时的北京,姚茫父在学界、戏曲界与美术界,也都是有重要贡献的风云人物,金石、诗词曲赋无不精通,与王国维、吴梅并称“曲学三大家”。

姚茫父为梅兰芳三十岁所作诗稿

  史学家郑天挺(1899-1981)曾先后这样评价姚华:

姚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三十年,向学之士莫不知有弗堂先生。晚年潜翳古寺,出其余绪以为书画,见者惊为瑰宝,而文名反为所掩……

努力经史之学,尤精说文音韵,金石书画,词曲乐律,实为一时大师。

姚茫父写灯并录庾信“灯赋”铜盒

姚茫父写菊花铜盒

姚茫父摹古币异形铜镇

作为晚期民国时期重要的的金石学家,姚茫父对于金石学非常热爱和痴迷,在刻铜文房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作为一通才,刻铜是承载了姚茫父书画艺术和文化修养的结晶。

姚茫父写兽首衔环图铜镇

姚茫父写陆士衡连珠铜盒

因为茫父对于历代碑刻十分了解,又善于书画,才能在光滑的、大不过盈掌之余的铜盒、镇尺上写下近千字的精楷,或留下短小精悍的文人画作,同时还为后续的刻工留有余地。

姚茫父为黎伯颜写小楷

曹子建《洛神赋并序》铜屏拓本

盛况余音

与姚茫父同时代的张氏兄弟(张樾丞、张寿丞),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刻铜师,他们的作品曾为齐白石等一批美术家所推崇。但在这背后,张氏二人的艺术造诣离不开姚茫父的指导。

1912年 ,张樾丞开设同古堂,专事经营篆刻图章及刻铜文房。由于茫父先生的热情参与和指导,迅速提高了同古堂张氏兄弟的刻铜技艺,进而开辟出书画名家与社会名流广泛参与刻铜文房制作的全盛时代。

这一年,也被视为百余年刻铜文房史的分界点。

姚茫父写六佛同龛铜盒

姚茫父为姚锡久写楷书铜镇拓

纵观这一段历史,茫父先生亲笔参与写画、再由张寿丞、姚锡久等铜师刻就的作品,在数量和艺术水准上均远超前贤与同侪;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和市场表现亦无可置疑稳居一流。

可以说,从介入时间之早、参与时间之久,介入程度之深、作品体裁之广、作品数量之多、影响范围之大等诸多方面综合考量,茫父先生无可置疑地是此间独领风骚、多产高标的盟主级人物。就实际对近代刻铜艺术所作贡献而言,推其为晚清民国第一人,绝非过誉!

新书推介

《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

《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一书,所录作品形制多样,涉及墨盒、镇尺、铜屏、笔筒、印章、裁刀等;题材广泛,举凡山水、人物、花鸟、博古、书法,皆有体现,并皆能出新。

书名由艺术史家薛永年先生题写

《金石别卷:莲花盦写铜艺术编年》实拍

作品多见书画长题,有方寸间数百字者,细若游丝,健如精金,至可宝贵。

全书既是对姚华刻铜文房艺术个案的系统呈现,也是对民国刻铜书画艺术、艺事群貌的精彩展示。

按年份依次排序,每件作品由四部分组成——正文、释文、按语、图版,清楚展示茫父先生历年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创作对象及创作成果。

作者专为本书撰写了逾五万字的引言,对刻铜文房发展历程做了高度概况,对茫父写铜艺术作了全面总结,其中诸多观点发前人所未言,值得细细品读。

图书采用锁线空脊装订方式,手感柔软耐翻,内文以艺术纸高清印制,质感极佳。

入选2022年8月“世纪好书”

期待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杜鹏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热爱书画艺术,兼从事美术史个案研究。已出版《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如晤如语:茫父家书》等姚华研究专著。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熊磊


责任编辑 熊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