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刘亮:扎根足球青训20年,心中全是热爱
编前语:武汉市硚口区,孕育了无数体育健儿。这里,走出了李娜、伏明霞、乔红等15位世界冠军,培养了张斌、郑斌、雷腾龙等58名足球国脚。现在,校园足球又成为这里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历年的省、市校园足球总决赛中多次获奖。刘亮,就是在这方沃土上辛勤耕耘的一名足球基层教练员。他怀着对足球的热爱、对足球事业的热情,一步步从一名足球运动员转变成为一名足球教练员。在硚口区长大的他,当家乡硚口区需要建立女足队伍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投入到硚口女足的建设。
▼下面是刘亮的讲述
大家好!我叫刘亮,今年43岁,是武汉市硚口区业余体育学校教练员、硚口区校园足球协会女足总教练,曾经也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我是土生土长的硚口区人,硚口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浓厚的足球氛围,我从小就对足球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伤退役后,我投身于青少年足球领域,成为一名基层教练员。
▲刘亮的工作场景
今年是我从事足球基层教练工作的第20个年头,做女足青训也17年了。作为基层教练员,我们不仅在球场上带队训练,还要管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日常;要像家长一样,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我形容自己,就好比是一个育林员,选好一棵棵树苗,精心培育,让小树苗茁壮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有用之才。
当育林员累不累?还用说吗?那为什么会干这么久啊?真的是因为“热爱”。2003年,我退役回到武汉市,当上了足球教练。那时候,我带队训练的场地在江堤乡,也就是现在国博中心那一片,当时那儿是一片荒野,我们训练都是穿短袖短裤,满腿都是蚊子咬的包,办公的地方电压不够,连空调都用不了,一个月下来拿到的工资是320元,要知道96年我在专业球队就能拿1000多……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是有些落差的。还好,我碰到了一位好师傅——李功道教练,他看见刚退役的我心浮气躁,就让我练大字,修身养性,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告诉我当教练员要学会当一名“儒将”。慢慢地,我沉下心来,希望能发挥所长,在教练员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来!
2005年,硚口区业余体校要组建第一支女足队,邀请我当青训教练员,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第一步就遇到了困难:去哪儿找女足队员啊?我拿出运动员不怕吃苦的劲头,到硚口区的各所学校去挖女足苗子。那时我家住傅家坡,要到硚口区去选才,我每天早早起床,先坐806路公交到硚口区古田二路,特别感谢辛家地小学的廖晖老师,把电动车借给我。我一所一所学校地跑,一个一个学生、一个一个家长去谈、去沟通,就这样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凑齐了24个队员!2005年7月3日,硚口区女足正式诞生了!
▲组织第一批队员(部分)去东湖团建
带女足不像男足,不能用过激的语言,更不能用拳头去解决问题,女生心思细,用武力说服不了她们,只会起反作用,要用心换位思考,以德服人,以爱带队。当时我还很年轻,老婆正怀着孕,我也没有当爸爸的经验。我买了很多研究孩子心理的书,在和队员的相处中,边摸索边实践,承担起教练和父亲的双重角色。
第一是管队员们的学习。我常跟队员们说,“把球踢好”看起来是个很单纯的目标,但是不喜欢动脑筋是踢不好球的,学习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文化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有可能走上更高的平台。我每天晚上都会督促她们学习,还给她们出卷子做题。甚至悄悄去同济医学院报了“新概念英语班”学英语,跟队员们同步学习。
第二是教队员们做人。当时,队员们是住读,跟家长交流很有限。作为教练,我有责任教她们做人,细心耐心地去观察和引导她们往正确的方向走。比如,我们队每个月有一个感恩日,做什么呢?让队员们回家给父母洗脚,虽然大人孩子常常边洗边笑,但是可以感受到家长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因为孩子从这些细节中学会了感恩。
第三是培养队员们的团队精神。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一盘散沙怎么可能踢得好球呢?青春期的女生之间喜欢闹别扭,只要我发现了,就会把双方单独叫来调解,直到她们和好为止,表面的和好还不行,要在赛场上继续观察两天,一方进球了,另一方发自内心地为对方高兴、击掌,这才算过关!
付出了心血,就有收获。孩子们很争气,第一批队员里的万甜甜、王晶晶、胡凯伦后来都在职业领域有所成就,我带着她们拿到了武汉中心城区女足赛冠军。直到今天,这些队员们每年7月3日都会和我相聚,这个硚口区女足成立的日子,现在变成了我们的节日。
我经常跟我的队员们说,我们要通过足球,收获强健的体魄和身心的快乐,要培养团队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不要过多地在意成绩,要在意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我们的女队员非常棒,像现在这么热的天,她们还在坚持每天早晚训练,从6岁到17岁、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三的运动员,没有人抱怨;长期的户外训练,她们一个比一个晒得皮肤黝黑,也没有人在意。
队员王萌是一个很有韧性的队员,在一次比赛中她膝关节韧带受伤,一边康复一边训练,由于心急训练量大了,她再次受伤,膝关节韧带完全断了,手术后思想包袱很重,情绪很低落。我又心痛又着急,一方面控制她的训练强度,训练结束以后帮她冰敷,一面跟她做心理疏导,帮助她重拾信心。我指着自己的脚跟说:“你看看我之前跟腱也断了,现在不是挺好的吗?你要相信我、相信科学,好好配合治疗,我保证你很快就能上场!”王萌非常坚强,坚持下来了,再苦再痛她都不抱怨,后来恢复得不错。三年后,在湖北省校园足球总决赛比赛中,她作为后防核心踢满六场,帮助团队夺得了冠军奖杯,也考取了武汉体育学院!
▲王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作为一名基层教练员,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我不仅要传承足球精神,还要对队员们的未来负责。我希望我的队员们经过小学选拔进队,经过初中、高中的专业培养,能够进入俱乐部等专业队,或者通过足球特长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可以更多地去宣传足球的正能量。这是我们教练团队的目标。当然,也确实有不少女孩子通过足球改变了命运。
艾婷慧来自老河口,球踢得不错,被当地教练推荐来到我们队。她家里环境并不好,父母都在深圳打工。初三的时候,她出现厌学情绪。任课老师告诉我,她几次作业没交。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她考不上高中回老家,小小年纪,让人担心。我紧急联系了艾婷慧的妈妈,跟她说:“孩子的叛逆期,父母的爱和关心是最有效的,一定要放下一切事务,来陪陪她。”小艾的妈妈非常配合,马上过来陪读了几个月。在妈妈的关爱和老师的帮助下,艾婷慧的学习迈上了正轨,考上了高中,经过这一次后,她也变得懂事了很多,高中三年一直都很努力,现在她已经是山东体育学院的一名学生了。
一茬又一茬,17年来,我先后带过两、三百个女足队员。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老父亲,看着队员们学有所成,我就很高兴;只要队员们走出去以后能回到队里来看我、大家一起聚聚,我就非常满足了。
▲省运会U9比赛夺冠
现在,国家很重视女足的发展,硚口区也关心女足青训,作为教练员,我是越带越起劲。远的不说,就近五年来,我带的队伍拿了三次湖北省的初中组冠军、一次湖北省的高中冠军,参加过一次全国比赛、拿了前八,刚刚结束的湖北省第16届运动会上还拿了初中女子组与体校组U9五人制女子组组别的冠军……我很开心,硚口女足取得的这些成绩里,有我的一份参与、一份付出。我更开心的是:女足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我的青训生涯有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编后语:和刘亮交流时,他说的都是学员们的训练、进步和成长,对自己的付出一笑而过,“真不觉得辛苦,我们都习惯了”。他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女足,能有更多的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笑谈之中,刘亮的乐观、坚韧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我们,他爱生如子的情怀深深打动了记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享受足球”的初心和热爱。
祝愿刘亮们能为中国的足球事业培养更多的人才,让绿茵场上的青春力量更加绚烂夺目。
湖北之声全年征集
属于你的中国故事
——不限职业、不限背景、不限年龄,
只要你有梦想、有故事,
麦克风和舞台属于你,
观众的聆听和掌声也属于你。
征集通道:HBzhuiguangzhe@163.com
我们正在寻找
愿意分享的你,有故事的你,
因为梦想闪闪动人的你。
舞台已就位、观众已就位,
等你来抢麦,等你光芒万丈!
讲述:刘亮
采访:杜雅婷、周振玲、严泉泉
音频:杨旭宇
编排:刘琴沁
统筹:刘炜、徐曼、胡佳
监制:周振玲
出品:洪燕、梁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