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襄阳樊城:百年老巷守护人

2022-08-11 16:29:12 
分享到:

傍晚的风,轻轻地吹响着陈老巷一扇扇沉睡的窗。

“注意用气安全,记得经常检查!”一句铿锵有力的声音划破老街古巷的宁静......

在老巷深处,总能听到这句温馨提示,喊话人就是老巷守护人,襄阳市樊城区定中门街道陈老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世江。

守护老巷历史的“带头人”

这些年,李世江在这条巷子不知留下了多少脚印,对陈老巷的历史、每一间商铺的故事更是如数家珍。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门牌一木板,牵挂着李世江的心。哪里需要修补、哪里需要调整,他总是科学研究,尽力守护陈老巷的原貌。

在“老巷博物馆”信义恒楼内存放着一块大青砖石,重达30余斤。对于这块“珍宝”,可是李世江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江边淘回来的。

李世江清晰地记得,这块大青石是当时凤雏大桥修建时,在汉江中开挖出来的。长期对陈老巷历史文化的研究,让他一眼发现这个大青石的年代出自陈老巷之地。他爱不释手,花钱雇车拖运回来存放在信义恒楼内。

李世江有个爱好,爱在江边走走看看,不是和其他市民一样吹着晚风散着步,而是寻寻觅觅陈老巷遗留的一砖一瓦。

在信义恒楼内存放许多小砖块、小门牌、旧箱包等物件,这些都是李世江在江边或老居民家收集的。他说,别看这不起眼的小物件,却记载着陈老巷过去辉煌历史和老樊城商贾云集时的沧桑。

一有时间,李世江就去研究抚州会馆的历史。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便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网罗属于陈老巷的各类文物,并分类成列于“老巷博物馆”信义恒楼内,供市民、游客前来欣赏,了解老巷的历史文化,了解樊城“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由来。

守护居民冷暖的“贴心人”

在陈老巷,居民热情的称李世江“老巷守护人”,这一称谓不仅是他对陈老巷的热爱,更是对老巷居民的热爱。

张茂萍是陈老巷的老居民,丈夫离世,儿子犯事,孤零零一个人居住。去年,张茂萍病倒身边无亲人照顾,李世江把她送进了医院治疗,后又为其安置在福利院养老。今年端午节前夕,李世江接到张茂萍的电话,说她身体好很多,想回巷子里住。

为了迎接老居民回来,李世江提前带着社区志愿者一起,把张茂萍的屋子收拾一新,并安装了一个二手电热水器。张茂萍回家后,李世江一天三次上门看望,帮她维修电灯,修线路,询问饮食起居,力所能及的帮助她。

无畏不至的照顾,让张茂萍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内心暖烘烘的。

李世江爱帮助人,方圆百里的居民都知道。在社区工作多年,他每天上班总会抽出时间,来到辖区的空巢老人屋里转一转,与他们聊天了解需求。在空巢残疾老人张凤仙家中,得知她家电饭煲烧坏出门维修不便时,李世江二话不说到解放路为她购买了一个新的电饭煲送到家中。

李世江说,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不深入群众中去,就了解不到实情,更解决不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讲好老巷故事的“传承人”

陈老巷社区因辖区有陈老巷而得名,李世江希望社区干部多了解陈老巷的历史,讲好陈老巷故事,成为老巷历史的宣传员、守护者、传承人。

为此,陈老巷社区成立了老巷文化宣讲队,李世江将他多年整理收集的陈老巷故事分发给社区干部看,并坚持每周有一名社区干部带头讲解陈老巷历史文化,故事文化馆、阮家大院、抚州会馆、老巷由来、老巷前世今生等历史文化,已深深印入社区干部心中。

从开始的不敢开口,讲不出来,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接待各地领导调研和旅客参观解说任务。社区工作人员的努力,让陈老巷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古街老巷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情怀所在。历史文化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让陈老巷的居民感受到别样的韵味和温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陈磊 贾跃萍 责任编辑 吴晓文)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