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

千里奔赴!他们为乡村儿童筑梦“七彩假期”

2022-08-03 12:19:17 
分享到:

支教千里外,山乡有回响。“老师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您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不会忘记您们的关爱,也不会忘记您们”……在支教结束的前一天,西北民族大学赴湖北恩施州支教石榴籽小分队收到了孩子们的离别信,一封封打开,一遍遍阅读,不知不觉中,队员们湿润了眼眶。这是“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一个普通而温情的瞬间。

今年暑假,来自甘肃、江西、河南的3所省外高校的4个志愿服务团队,共70余名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跨越千里赴鄂支教。这些来自祖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用年轻的心灵传输知识,用满腔的热血编织梦想,用爱的肩膀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西北民族大学:石榴花开大山深处

“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怀着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怀,2022年7月,西北民族大学赴湖北恩施州支教石榴籽小分队,从黄土高原的甘肃省榆中县来到鄂西腹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巴东县,开展暑期志愿支教活动。

来自湖北大冶的郑天倚是这次支教活动的牵线人。在学校号召暑期“三下乡”活动时,他怀着回馈家乡的情怀,积极组织“湖北老乡群”的同学们报名支教,同时对接茶店子镇中心小学,促成了这次赴鄂支教活动。“我们学校的湖北老乡都非常有志愿服务精神,我一发起号召,大家都踊跃响应。”郑天倚说。

就这样,这群荆楚儿女回了家,给鄂西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暑期生活。支教团既准备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口腔健康知识等科普互动,也开展了多种趣味课堂,如手工扎染课、京剧脸谱课、报纸时装秀等,希望借此增加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拓宽视野,建设优良学风,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有许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以来家庭教育的缺失,一些孩子敏感、内向,缺乏沟通与表达的技巧。郑天倚意识到,支教不仅是单纯的支援教学,同时也要“支愈”这些留守孩子们的心灵。他默默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组织护送孩子们回家。教学之余,还开展了随访、写信等课外活动,试着慢慢地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与老师们的情谊在每一堂课和每一次交流中滋长……

返鄂支教队与茶店子镇的学生们的短暂相逢,是荆楚少年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是长大与成长的相辅相成,更是传递与传承的交接。离别固然有时而重逢也有期,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19级的余轩,打算把这里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并计划着明年暑假继续“巴东之行”。“我们来此支教,就是为了在家乡的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美育的种子,让它们在梦想的光辉中、在这片热土里生根发芽。”队伍支教组成员如是说。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接力支教让爱延续

接过上一届支教团的接力棒,7月6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筑翼圆梦支教团队长曾旺带领志愿团队,再次来到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希望小学,帮扶当地学生“启智”“扶志”。这是曾旺来到这里支教的第二年。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筑翼圆梦支教团与太和镇希望小学开展结对帮扶行动,每年都会派往10余名志愿者来到鄂州,持续稳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接力义务支教,在荆楚大地延续爱与感动。

“我们是大学生,接受了很多社会的好资源,就想为社会奉献一点什么。” 本着给予奉献的本心,该校建筑工程系的熊奥踏上了千里支教路。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志愿者们纷纷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近100名学生开设了防溺水安全课堂、心里健康教育等特色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知识。 “我们虽然是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教给学生,为他们的暑假增添一抹不同以往的色彩。”熊奥告诉记者,支教团还组织开展了绘画、手工制作、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当地学生共同度过了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暑假。

“我在给小朋友授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锤炼我自己;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也在反思和完善我自己。” 短暂又充实的支教时光,对熊奥而言,是一个彼此成长、双向赋能的过程。“虽然我们这10多天能做的真的很少,但我们都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孩子们走向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我们教的一些东西能够对他们以后有所帮助,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熊奥的话,说出了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

河南工业大学:党史学习“云端课堂”

在云端学,在课上听,在互动中同频共振,在千里外“亲身”体验……近日,河南工业大学梦朝阳志愿服务团队用“云端”筑梦支教,为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小学的孩子们带来“零距离”的党史教育课。

2021年,马佳鑫带领梦朝阳志愿服务队来到宜昌,与下堡坪小学建立了长期帮扶合作关系。阔别一年,对孩子们念念不忘的志愿队,计划再次来鄂进行回访。然而,由于今年下堡坪小学对孩子们进行了暑期托管,再加上疫情出行的限制,志愿队不得已放弃了早早敲定好的行程。

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履行与孩子们的支教约定?“我们的队员暑期都回到了自己老家,他们的家乡都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归家的队员们给了马佳鑫启发,支教团决定开展一次“追寻红色足迹”的线上教育实践活动,打造“行走的”云端党史学习课堂,让长在乡村的孩子们“跨越千里”追寻红色足迹,随时随地听党课、学党史。

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到北京新文化运动展厅,从声情并茂的讲解到实地探访的拍摄,队员们将深入北京、江西、河南、安徽等地的红色教育基地,设计6期红色党课,讲述党史中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通过分工协作,录制成20分钟左右的线上课程,带领同学们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

“云支教”以创新的教育模式,衔接教育资源与乡村学校,用信息化手段,为助学支教赋能。为了弥补不能与孩子们互动的遗憾,志愿队还将策划开展线上互动课程,队员们可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进行线上答疑、线上教学。“互联网+支教”成为爱心支教的新途径,帮助他们打破时间与空间隔阂,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提供实时帮扶。

虽然身处千里之外,马佳鑫依旧心系湖北,“明年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宜昌,用我们的志愿服务给偏远地区的孩子带来更多人生选择。” 她坚定地说。

站上讲台,传递知识;陪伴成长,播种梦想。湖北省文明办、共青团湖北省委指导,长江云公益、湖北省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七彩假期,快乐同行”暑期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持续进行中。还有许许多多像像石榴籽、筑翼圆梦、梦朝阳这样的支教队员们,怀着对扶贫支教的热忱,奔赴在湖北这片教育热土。他们追求理想、无私奉献、历练成长,以实际行动服务儿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让青春之花在荆楚大地绚烂绽放。

(长江云记者 胡傲蕾 责任编辑 冯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