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蔓斋
野草青青,涧边自生。夜来风雨,任意折腾。
无人呵护,试见峥嵘。
根茎不灭,啸傲浮沉。
草是什么?自不待说。哪里有土壤,哪里就有草。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草的芳香。每逢春季到来,野草极为茂盛,山上山下,田边地上,处处叶儿摇曳,色染青翠。这如画一般的色块,衬托着各类花朵、果树和植物 , 将山河点缀,将人间陶醉。鸟语花香,焕然一新,正是人们向往而又期待的时光。
小时候我常常来到沟陇边或堤岸上,看到厚厚的草丛丰满而又美丽,柔和而又可爱。于是仰卧其中看蓝天、看白云、看朝阳东起、看夕阳西落。往后人渐渐长大了,明白了一些事理,于是仰卧在草丛中看白云浮沉、看世态变故、看人世沧桑。野草的一枯一荣,自生自长,使我对其有了一些了解,从而也就更有感情,更加爱护。
可是,野草原本很脆弱,又矮又小,轻风一吹,四周歪倒。随着秋冬天气的肃杀,雨雪冰霜的折磨,大地一片荒凉,野草也就自然枯黄。然而这弱小的东西总不服输,往往有顽强的生命力。它弱小而不懦弱,枯黄而不死亡。它的根茎躲在泥土里,卧薪尝胆,孕育着坚强的种子和无穷的生命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蓄势待发,勃勃生机。无论田野还是山坳里,都会破土而出。更可贵的是在悬崖峭壁上,小草将大石块弄得“百孔千疮”,穿石而出,从容地吐出嫩芽,长出叶儿,随风飘逸,把笑脸呈现出来。
这是什么力量所在?
是斗志,是坚韧!
草,不屈不挠,不管顺逆,无论是田涧沟壑,还是荒山野岭,它守住了碧绿!
草,耐冷落,守寂寞。无论是凄风苦雨,还是炎凉世态,一样地发芽,一样地吐故纳新。它守住了尊严!
草,无人施肥,经岁耐寒,不图回报。总是自愿地、无私地把青绿和馥郁带给人间,带给山川大地。它守住了乐观!
仰视蓝天,俯视平野,无边的草色给人无尽地联想。不因矮小而自卑;不因冷落而失落;不因枯黄而衰亡。平淡而不平庸,看夕阳而思朝阳。敢于同命运抗争,同百花争荣。敢于傲视春夏秋冬,傲视枯荣兴衰。面对沧桑变故,一样的青绿,同样的圣洁。
唐朝诗人李贺曾赞曰:“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其意是神龟和螣蛇不过一、二千年的寿命,终归死去,而堤上的小草是年年在、年年绿、年年香!
因此,有何理由不爱惜藤蔓野草呢?是故,我在早年便将自己的书房取名“野蔓斋”,立志用沾满风霜的画笔蘸上源源不断的墨浆与热血,去书写野草,书写碧绿,书写进取!
作者:游义云
中流印社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武汉民建书画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