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优异成绩“答卷”的背后
七月花开香气浓,捷报翩翩别样红。
2022年,巴东高考传来喜讯:历史类考生中,有3人位居湖北省前10名,物理类考生中有2人位居全州前10名,全县已有6名同学分别与清华北大签约。
一份份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是同学们的奋力拼搏,更是巴东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聚各方资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写照。
教师:把责任扛在肩上
三尺讲台,耕耘出未来的憧憬;一腔赤诚,描绘出绚丽的画卷。
一千多个日夜,全县所有高三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并肩作战。三年时间,他们不断思考总结、探索开拓执教方法,用爱心与耐心陪伴学生一路前行。
与北京大学签约的高三学生刘湘回忆:高三上学期,语文成绩很不理想,经常只考110分左右,有几次甚至只考了90几分。每次考完,心情非常沮丧,但语文老师谭佳秀每次都会耐心帮她分析,找原因。
“每次考试都害怕出错,不敢选,语文老师当即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让我掌握抓大放小的技巧。”经过老师的认真分析,刘湘领悟到语文考试的技巧,成绩也迅速回升,最终语文拿下了140多分.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在巴东,像谭佳秀一样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以校为家,躬耕在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默默燃烧自己。
“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谭佳秀坚定地说。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师,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巴东一中为代表的中小学校充分重视挖掘教师的原动力,广大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辛苦型”向“科研型”、“职业型”向“事业型”的转变。
“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粒种子,用爱浇灌他,让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尽好教育的担当,全面发展新时代的巴东人。”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谭世成说,将持续加大优秀教师培育力度,让一中教育事业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如今的巴东一中,现有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93人,有全国模范教师及省优秀教师8人,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1人,省、州、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2人。
学生: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当我从一脸憧憬地踏进巴东一中的校门到满心依恋地离开,三年的点滴在脑海中铺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的是回忆,也是一中陪伴我走过的青春。”距离高考放榜已经过去十多天,巴东一中2022届物理类考生杨鹏辉依旧忘不了查询高考成绩的那晚。
“很淡定,也很激动,更坚定了付出一定有收获的信念。”今年,杨鹏辉考试665分,此前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加50分资格,最终投档总分715分,与清华大学签约,这离他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杨鹏辉今年18岁,家住沿渡河镇马饮水村,干练的寸头,一副黑框眼镜,炯炯有神的双眼,充满了青春和朝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杨鹏辉的座右铭,刚开始入学,也有过力不从心,但他学会了反思,时时刻刻培养自己深思维的能力,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在学思问三者的结合中锻炼思维方向,通过逻辑联系将多而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多总结、多思考,在脑海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图。”杨鹏辉说,他相信天赋与努力都能让一个人闪闪发光。
“你见过清晨五点多的巴一中吗?那是少为人知的美丽。高三这年,我习惯并喜欢早起,独自走在上学路上,和沿途风景单独私会。从食堂后的小路拾级而上,享此刻静谧.....”这是学生马扬写给母校巴东一中的一段文字。
回忆高中三年,山川掌灯,星月伴读,马扬日日与书本相伴,过着日复一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生活,马扬简称自己的三年呈“V”字型成长。
“从跌落谷底,自我怀疑到稳扎稳打,步步攀升;从面对失败迷茫沮丧,泪湿衣襟,到淡然处之,冷静反思,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马扬说,三年来,她养成了记录的习惯,每次考试后,总会写下考试成绩分析与反思,同时也会写下自我安慰和激励的话语,不让成绩影响自己,从心态、习惯、知识、能力、技巧等方面去找失败的原因,这些也给了她足够的底气。成功定不辜负每一个付出的人,今年高考,马扬以629分的好成绩,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
4000余名考生,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与努力.....一份份优异成绩的获得,将所有的汗水与收获都凝聚在这个金色的七月,莘莘学子也将带着希冀重新扬帆起航。
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6月30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巴东一中体育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工人正在加紧施工作业。
巴东一中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位于校园南侧,建筑面积5635平方米,占地3900平方米,内设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及文化活动场所。截止到6月,该项目已完成基础及附属设施施工,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10月将全面完成主体建设。
“该项目完工后,将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活动设施。”巴东一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如今,遍布在城乡的现代化教学楼和树绿花香的校园,已成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数万学子在这里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近年来,巴东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检查,县人大、政协每年常态化视察调研全县教育工作。全县上下形成了通力协作、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办教育的良好工作格局。
“十三五”期间,巴东累计投入资金约6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幼儿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民办学校项目建设;投资3600万元建设巴东一中体育活动中心和水布垭中小学运动场;投资8000余万元,改扩建巴东二中、巴东三中,投资近1.5亿元新建神农中小学,支持光明中学投资近2亿元新建巴东明德外国语学校。投资1亿余元全面“改薄”、配备251套“班班通”设备、实施66个校安工程项目、建设27间录播教室,创新构建了教学联合体。
“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民生’的理念,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始终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巴东县委书记黄波的讲话掷地有声。
通讯员:巴东县融媒体中心严玉玲 吴春平
责任编辑:孙曼莉
审核:夏叶 简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