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位博士说,他们眼中的东湖科学城是这样的
在光谷企业工作的博士超过2万人,是东湖科学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眼中的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是什么样?
不久前,东湖高新区举办“3551人才”培训班,34位学员全部为在企业工作的“85后”“90后”博士,东湖科学城建设成为他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东湖高新区举办“3551人才”培训现场
这些博士毕业于清华、北大、南洋理工、华中科大、武大等海内外名校。从事光电、生物、芯片等各个行业科研工作。有的入职不久,有的十分资深。我们采访了其中10位,来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顺序不分先后)。
01
打造一小时产业圈,要“引才”也要“留才”
向阳,29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就职于华日精密激光公司
超快激光器是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平台和“光芯屏端网”高端精密制造产业链的共性关键器件。
我希望,东湖科学城在规划伊始,便能够考虑到精密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的空间局限性,按照研究机构(激光理论研究院所)——关键器件(光纤、泵浦、晶体、机加工等)——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激光设备(精密加工设备)——应用商(3C电子、光伏材料、芯片等)的产学研发展链条,打造“一小时激光产业圈”,通过政策引导帮助和引导企业的良好发展。
东湖科学城的发展,承载着年轻人的未来,希望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固定频率组织小型技术交流会,拉近供求和产学关系,增进光谷产业链互动,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拓宽视野,也为引入企业相关资源做出贡献;在奖励上,追求知识产权质量而非数量;引进资本,促进成果转化力度。
另外,希望东湖科学城将人才奖励(引才)向人才激励(留才)进行引导,即让人才能够在武汉定居(购房政策),愿意在武汉生活(学位、购车、个税返还等政策),在武汉成长(学术沙龙、孵化器等),在武汉成功(创业支持、金融扶植、产业协作等)。
02
提升专利持有量、布局面,在产业端促进知识产权应用
陈聪,34岁,毕业于武汉大学,就职于审协湖北中心
东湖科学城的关键要素,是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知识产权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要在源头创新端持续发力。专利持有量和布局面,是企业创新的基础。要扩大增量,形成产业专利联盟或者专利池,使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能获益。同时,以光谷获批知识产权出口服务基地为契机,促进出口需求企业布局海外知识产权。
其次,要在产业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可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提供平台,并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提供金融赋能。同时,可以采用知识产权实时监控、动态管理的模式,掌握区内知识产权的运营动态,以及产业链上知识产权的分布情况,有利于精准施策。
再次,要提供高端的知识产权服务。构建知识产权人才联合培养和流动机制,促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数据信息,如区域、产业和企业的专利导航、知识产权评议等手段,协助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帮助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布局。
03
鼓励企业高级工程师到高校任职
胡晓 32岁,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就职于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希望东湖科学城能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软件+硬件),为提出问题需求的人与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提供桥梁,建立最原始的链接。这样,公司的技术研发可瞄准客户的切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空中建楼阁。更进一步的,这一平台可以推广,构建“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切点。
鼓励东湖科学城内有产品化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到高校兼任研究员和老师,例如华中科大、武大、武汉理工等,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读书期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产学研用融”相结合的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链。
04
提前布局更多停车场、商场、餐饮休闲场所
孙建,29岁,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于高德红外
近几年,我们公司发展迅速,现有工业园变得拥挤,出现了停车难,吃饭难,娱乐设施缺乏等问题。建议东湖科学城在规划时,也应加强产业园布局及配套设施布局,充分考虑工业园的生活设施配套问题,在园区内建立更多的停车场、商场、餐饮及休闲场所,提升员工的生活体验。
此外,增加对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比如,帮助一些实力较强的民企参加863计划、核高基计划等。
光谷想要吸引天下人才,就应提供与其他城市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比如,对于应届毕业生,特别是博士,处于急需安家却存款极少的人生尴尬阶段,建议光谷给于青年人才更多人才政策,对租房、买房提供更多支持。
05
在“双碳”领域广泛撒网、重点捕捞
许晓明 30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就职于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公司
双碳是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根据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主要依靠能源结构调整、工艺领域节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生态固碳以及绿色金融这五大路径。
在未来规划中,东湖科学城拟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设施。CCUS技术是实现3060目标的终极途径。但就现阶段而言,该技术的技术成熟度较低,大多仍处于示范工程阶段,在众多CO₂利用途径中,CO₂矿化利用、CO₂微藻捕集利用、CO₂食品级利用、CO₂化工利用的消纳量太小,仅数十万到数百万/年,即使是地质封存与驱油驱气每年千万吨级的CO₂消纳量,相较于我国每年100多亿吨CO₂的排放量而言也是杯水车薪,此外,现有CO₂捕集技术的成本高达300-400元/吨CO₂,经济效益也非常低。
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如氢能、风能、太阳能、微能源电网改造等,以及储能技术领域如压缩空气储能、储热储能等,均积累了较好的研发成果与经验。建议东湖科学城未来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上,不止局限于CCUS技术,而应该广泛撒网,重点捕捞,将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等低碳技术开发也囊括进来。
06
将能源电力纳入科学城发展规划
王宇 ,35岁,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职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公司
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光谷在能源电力传统领域,也有很好的科教和产业基础。比如华中科大、武大的电气专业在全国都是比较知名的,是“双一流”专业,国家电网公司在武汉也有两个电科院和华中分部等科研和管理单位,相关高压设备、自动化监测设备、测试设备厂家也很多,产业链、供应链都比较齐全。
“特高压”是中国在世界的一张名片,和“高铁“齐名,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特高压,就是从荆门-南阳的特高压,是武汉的一批电力工程技术专家参与设计和建造的。
我建议,在规划东湖科学城时,也将能源电力领域纳入规划,政府来协调各方,将能源电力的“产学研用”生态系统规划好、建设好,我相信这个领域是非常有前景的。
07
关注合成生物学和创新药等新赛道
刘 瑾,35岁,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就职于远大弘元公司
东湖科学城产业布局中,生命健康是重要创新领域,个人认为应集中关注合成生物学和创新药等新赛道。
合成生物学是近几年最热门的生物子赛道,近些年来,融资屡创新高,2021年仅三季度融资额就达70亿美元。该领域可以工程化、定量化、标准化,意味着易于规模放大;产学研结合紧密,需要有前瞻性的产品开发导向;产品的投资周期长但创新成果往往对传统行业具有颠覆性。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需要企业和高校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和应用创新。因此,建议东湖科学城提供合适的校企交流平台,帮助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
我国的创新药研发正处于从me-too到fast-follow的阶段,但在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转化上,与欧美还有一定差距。建议加强基础科学人才的引进,给予税收、教育、购房等多个方面优惠;加强产业配套,仿制药的规模近几年持续攀升,对生产药物中间体、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的上游原料药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特色原料药的需求也持续增高,建议出台政策(如提供生产用地,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部分原料药企业开发创新药的中间体和小产品特色原料药,实现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
08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科研人员专注本行
商宽祥 36岁,毕业于浙江大学,就职于中国五环工程公司
身为光谷新一代建设者,我满怀梦想,对东湖科学城更是满怀期待。我建议:
加速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试验基地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全方位整合创新资源,畅通产学研用机制,赋予“四级跳”创新体系新的时代内涵。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多运用揭榜挂帅、赛马等创新机制,集聚优势创新资源,重点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响应传统企业面向新兴领域转型的迫切需求,一企一策制定扶持政策,全面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交流借鉴科技改革示范企业有关科技人才培养和成果激励的好方式、好做法,形成经验清单,在区内企业推广复制,营造更加积极高效的创新氛围。
引导企业为科研人员减负,采用信息化手段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流程,让科研人员能够专注本行,早出成果。
09
绿色发展,构建宁静美丽自然环境
赵芳,33岁,毕业于武汉大学,就职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公司
东湖科学城范围内有十几个水库,建设过程中一旦出现污染破坏,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巨大代价。东湖科学城必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绿色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建议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水源地保护、防洪排涝、水质提升、对重要生态区域进行分区分级保护和利用、构建丰富的生物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实现绿地固碳功能等,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生态修复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城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典型模式。
10
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中心
余佶成,35岁,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职于中国电科院武汉分院建议构建有东湖科学城特色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孵化机制。
具体包括,启动“东湖科学城”年度“科技重点突破计划”,征集域内域外专家组成指南编制专家组,针对有一定研究基础或研究成果的领域制定当年“科技重点突破计划”指南。
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指南意见,公开或定向发布指南,研究经费可以由政府和项目申报主体共同承担支持,项目预期目标可同时包括科技研发成果与成果落地应用。
此外,还要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汇聚培养与学术交流中心。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东湖科学城”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集团之间的科技信息共享渠道,予以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的政策倾斜。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和相关机构在区域内举办重点产业的技术峰会、学术交流、专业人才培训。
(转载编辑:创魔方 来源: 光谷融媒体中心、东湖高新区工委组织部、党校 采写摄影:康鹏 设计:何倩 编辑:彭翠琳 编审:龙大虎 审核: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