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楚文化大家谈 | 刘玉堂:楚脉千秋,要传承更要创新

  2022-05-27 11:32:03
分享到:

2022年5月23日至29日是湖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作为本次宣传周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楚文化大家谈》系列访谈节目也于5月24日拉开序幕: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会长刘玉堂教授携他刚刚再版的《楚脉千秋》走进了位于楚香书苑的直播室,与刚刚出版了《一句楚辞一味香》的女作家、非遗楚香传承人韩雪女士,就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了一次学术探讨。

《楚脉千秋》出版于2020年8月,受到广大读者和楚文化研究者的追捧,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刘玉堂教授在对话中,再次对楚脉精华做了梳理:楚文化是公元前11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末,长江中游地区一个诸侯国——楚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传承并发展的文化。楚文化有六大品质: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

楚国人锐意进取、坚持开放、努力创新,在战国时期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之一。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楚国人也向往和谐,重诺守信,忠君爱国,特别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士人把爱国思想贯彻在他一生的行状之中,对我们中华民族气节的锻铸产生着强劲的驱动力。

刘玉堂教授对对屈原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的描述让非遗楚香传承人韩雪女士深受感动,同时这本《楚脉千秋》对她研究楚香、为楚香寻根溯源提供了启示。韩雪女士说,任何事物,只有根深才能塑貌,她从《楚脉千秋》这本书中理脉,为楚香传承提供学术上的支撑。

韩雪说:“通过大量的文献考究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证,屈原可谓是非遗楚香的香祖。屈原作为当时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其最为著名的《楚辞》中的《离骚》《九歌》《招魂》中,都有大量关于佩香、饰香、赠香的描绘,在《楚辞》中或明或暗的描绘与引用的香草高达百余种,屈原更是以香草美人自喻。”

屈原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全部用香草来熏染,呈现出君子高贵芳洁的品质。楚香正是在如此的人文情怀之下,成为楚文化中最为活色生香、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以屈原为代表的士大夫完美代言,使得民间广泛流传,并开始有体系的进行传播与传承。

今年4月底出版的《一句楚辞一味香》,以《楚辞》中的35款香草为引,细说楚香文化之美与智慧。韩雪女士历时4年查阅历代文献、求证多方专家,引经据典,研究、实验、重现了三十五款非遗楚香实用香方,并向社会民众公开,让读者了解香药同源中医智慧的同时,分享楚人先贤非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关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各个地区深入推进。刘玉堂教授高度评价了非遗楚香的传承和创新实践:楚香制作技法作为鲜明的地域文化,就是楚文化的物质呈现传承及发扬,但仍希望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身心灵健康越来越有要求的趋势下,楚文化以及楚香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使得楚文化活色生香的呈现,楚香文创对楚文化进行产业性创造,无疑是将传统文化得以利益民生的示现。

在今年的《湖北好礼》的评选活动中,楚香的文创产品“荆楚风光香礼”获得了湖北省创意礼品大奖。

责任编辑 张奥希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