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调研计划
5月23日下午,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除了对2021年协会工作进行总结外,也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作出要求。
一是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调研。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逐步增长态势。但是,野生动物与人的矛盾与冲突也逐步显现,出现了野生动物对人身、财产侵害的客观问题。解决野生动物致害问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同时,《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当地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向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损失的提出补偿。制定、出台《湖北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办法》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同时也是省林业局近两年重点工作内容。协会要主动作为,协助省林业局做好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调研。
二是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建设调研。野生动植物监测是掌握和摸清野生动植物及其动态变化的有效手段,是政府和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决策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绝大多数国家重点和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植物在我省各类自然保护地有分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目前,我省各类自然保护地仅占我省国土面积的10.16%。设置相应监测设备的自然保护地还不到全部自然保护地数量的四分之一。开展野生动植物监测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开展好调研,提出有针对性地体系建设建议和意见。
三是开展楠木保育调研。会上正式成立了楠木保育分会。我省楠木资源,分布有楠木属树种10余种,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应该摸清全省楠木资源种类、分布及其种群数量,探索楠木保育发展的路径、方向、方法,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适当时候还可组织有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研究探索楠木的栽培方式方法模式,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
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是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社会力量,是介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组织,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协会在野生动植物科普、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化传播,协助省林业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是我省林业建设的知名品牌。
(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张君妍 通讯员 赵辉 责任编辑 杨雨薇)
